一、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系数如何划分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系数划分有:
1、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不能从事复杂工作、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8、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活动受限、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办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的程序有:
1、被鉴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鉴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受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被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被鉴定人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鉴定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
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
二、交通事故九级伤残如何认定
1、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共分为脑脊髓神经、头面部、脊柱、颈部、胸部、腹部、等11个部位损伤。交通事故九级伤残等级的构成标准: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一年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三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二次以上;严重失读或严重失写症;双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缺失。
2、交通事故做伤残鉴定需要:身份证(无身份证的带户口本)、委托鉴定书(律师事务所或交通队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病历本、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出院总结、X光片、CT光片及报告单。我国法律制度对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依据规定的非常详细,可是,伤残评定是由专业的鉴定组织鉴定的,具体到交通事故中,评定机构应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受害人仅凭医院的诊断证明,不能自行推出断出伤残级别。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交通事故不到十级伤残如何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不够十级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但由于不够伤残等级,不构成残疾,就不能要求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器具辅助费的赔偿。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系数如何划分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