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企业侵权 > 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

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524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

一、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

侵犯商业信誉的构成是: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构成侵犯商业信誉既遂法院会怎么量刑

侵犯他人商业信誉构成犯罪既遂的,将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他人商业信誉,如果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所谓造成重大损失是指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其他严重情节是指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有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条件:

一、客观要件: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构成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过失不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侵犯商业信誉怎么构成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企业侵权相关

  • 401次阅读
  • 行为人侵犯商业信誉的,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此罪构成要件为:1、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4-02-23 1096次阅读
  • 2023.03.05 1538次阅读
  • 423次阅读
  • 满足下列要件即构成侵犯商业信誉罪: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存在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024-02-21 1374次阅读
  • 2023.03.06 1668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侵犯商业信誉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一般由下列要件构成:1、犯罪主体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3、犯罪客体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由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
    2024-02-24 1404次阅读
  • 2023.03.05 2027次阅读
  • 379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