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判定条件

交通事故判定条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4.19 · 1195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判定依据主要为行车规则和行为与事故的直接关联性。 如在无中央分界线或未划定机动车、非机动车道的地段,不按规定行驶且与事故直接相关,一般负主要责任。 行人未在人行道或规定范围内行走导致事故,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中,常各负半责。 非机动车受阻驶入机动车道发生事故,机动车多负主责,但非机动车突然闯入也可考虑平分责任。 有机非隔离带道路上,机动车追尾非机动车,机动车多负主责,但夜间事故可能平分责任。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是避免事故的关键。
交通事故判定条件

一、交通事故判定条件

依据与条件1.在尚未设定中央分界线及机动车专用道与非机动车道划定的地段上,如若车辆未能依照以下所述行驶路径进行行驶,且此种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具备直接而紧密的相互关联性,则一般情况下应负担事故所引发的主要责任

2.在未配备人行道的道路环境中,如果行人未能遵循规定的道路两侧(即距离道路两侧边缘1米以内)步行的安全原则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3.当骑行通过中央分界线的机动车与对面非机动车之间出现交通事故时,通常情况下,双方将各担负事故所造成的半数责任。

4.当非机动车辆在固有的车道上受到阻碍后驶入了机动车道,然而后续跟进的机动车未能做出足够的避让措施从而引发事故时,机动车一方通常需要承担事故所带来的大部分责任;

但是,如果是由于非机动车在接近机动车的过程中突然驶入机动车道而触发了事故,则可以考虑将双方的责任调整至平等。

5.在设有有机非隔离带的道路上,若机动车驾驶员因为严重的疏忽大意,追尾撞击到了与之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内的非机动车,那么在此类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将一般性的负担事故所引发的主要责任;

然而,如是在夜间发生此类事故,则可能会将双方的责任调整至同等水平。

总之,只有仔细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赔偿标准

逃逸赔偿无关,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事故判定条件”,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相关

  • 具体构成“交通事故”需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
    2024-09-09 1172次阅读
  • 2024.04.23 1416次阅读
  •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如下:1、交通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途中。不一定是必经路线,只要是合理的路线即可。认定时向工伤认定部门提供上下班途中的证据。2、必须是交通事故。不管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双方事故还是单方事故,只要是交通事故则可。3、本人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
    2024-09-09 856次阅读
  • 2024.06.06 2645次阅读
  • 交通事故扣车条件如下: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2024-06-26 1204次阅读
  • 2024.09.28 5146次阅读
  •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2024-06-08 1232次阅读
  • 2024.08.28 1809次阅读
  • 交通事故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2024-08-01 814次阅读
  • 2024.02.24 18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处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