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后果有哪些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后果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298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民事纠纷中伪造证据的行为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民事纠纷中伪造、销毁关键证据,或采用暴力、威胁、行贿等手段阻止证人提供真实证言,或指使、贿赂他人制造虚假证言,都将受到人民法院的严厉制裁,包括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后果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后果有哪些

关于民事纠纷中伪造证据所涉及到的法律后果,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民事纠纷中伪造、销毁关键性证据,严重干扰或阻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公正审理的行为;

以及采用暴力手段、威胁恐吓、行贿等方式阻止证人提供真实证言,或者指使、贿赂、威逼他人制造虚假证言的行为,均将受到人民法院的严厉制裁。

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可依据情节轻重程度,分别采取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

对于情节特别恶劣,构成犯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民事诉讼伪造证据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其行为往往使当事人逃避法律制裁,或者冤枉无辜,使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受到侵犯。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是: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提供帮助。所谓毁灭证据,是指将证据销毁、彻底破坏,使证据完全消灭或者完全丧失证据的作用。

(3)本罪行为人在主观上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心理状态。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而且所实施的行为危及国家机关审判活动的公正性,仍决意要实施。

(4)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后果有哪些”,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