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法定继承的时限是什么

法定继承的时限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467人看过
导读:遗产继承的法定时限并未明确规定,起始时间自被继承人离世开始。截止日期亦无具体规定。但遗产继承相关争议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及义务人身份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定继承的时限是什么

一、法定继承的时限是什么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定时限,并未明确作出具体的规定,换言之,继承的起始时间应是从被继承人离世的那一刻开始算起,至于遗产继承的截止日期则并无明确的罗列和规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到遗产继承的相关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性通常为三年,这一时效性自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以及义务人身份之日起开始计算。

若法律另有特殊规定的,则需按照该等规定执行。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法定继承的放弃条件是什么

放弃法定继承权的条件如下:

1、必须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

2、继承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3、放弃继承权须在特定时间作出。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4、继承人放弃继承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定继承的时限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