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防卫过当怎么判

防卫过当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483人看过
导读:防卫过当的法律裁定涉及多个因素。若自我防护明显超出合理限度,导致他人更严重伤害,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但在极端威胁下,如致命攻击,超出必要程度的防护可能因危急情境被法律减免。抵抗严重暴力犯罪时,产生的轻微伤害通常不被视为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怎么判

一、防卫过当怎么判

提及自我防护,众人皆知,其目的在于维护自身权益。

然而,一旦自我防护行为超过必要范围,法律可能会对这类情况采取特定的处理措施。

那么,如何界定过度的自我防护行为?事实上,这一问题颇为繁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首要地,倘若自我防护行为显著超出合理限制,例如导致他人遭受更加严重的损伤或陷入更加恶劣的境地,便可能被判定为防卫过当。

然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若在极端威胁生命安全的情形下,如遭遇他人实施致命的袭击,当事人在自我防护过程中稍微超出必要程度,法律也会考量其所处的危急情境,进而可能会减少甚至豁免其应对非法侵害的责任。

其次,若是为了抵抗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活动,例如有人手持凶器准备向当事人发动攻击,那么当事人在反抗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程度较轻的伤害,亦不应当被视为防卫过当。

毕竟在这种关键时刻,当事人遭受极度惊吓,以何种方式进行反击均属自然反应。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二、防卫过当怎么去判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

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对于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但客观事实能够证明防卫人主观上确实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防卫过当怎么判”,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28次阅读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定:1、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国家、本人或他人等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了制止的行为;2、防卫过当是指前述行为人实施的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3、如果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属于行凶、杀人、强奸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则不存在防卫过当。
    2024-02-27 1447次阅读
  • 2023.03.04 11361次阅读
  • 300次阅读
  • 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虽然防卫过当防卫人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具有一定的罪过,但和其他故意或过失犯罪相比,防卫过当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对行为人的防卫过当量刑时必须减轻或免除处罚。
    2024-03-04 1073次阅读
  • 2023.03.12 40714次阅读
  • 448次阅读
  • 说起自卫,大家都知道要保护自己。但如果自卫过头了,法律上可能会有一些特殊对待。那到底怎么样算是“过头”呢?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如果自卫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比如把对方弄成重伤或者更糟糕的情况,那就可能是防卫过当。但话说回来,要是碰到那种特别危险、要命的情况,比如有人要杀你,你自卫时稍微过了点儿,法律也会考虑你的处境,可能会减轻或者免掉你的处罚。
    2024-02-28 1277次阅读
  • 2023.03.07 2014次阅读
  • 4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