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受贿罪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受贿罪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4 · 1666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故意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关于故意犯罪的规定,即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行为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后果,仍有意为之或放任后果发生,因此受贿罪被认定为故意犯罪。
受贿罪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一、受贿罪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受贿罪即指身处公职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借助自身职务之便,以故意行为索求或非法收纳他人所赠与财产,并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帮助。此种行为,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故意性有充分认识,即明了其行为是在利用职务之便收取或索要财物,同时为他人谋求某些利益。这些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中所阐述的有关故意犯罪的定义。进一步地说,国家工作人员明知自身行为可能导致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希望或放任此类结果的发生,从而构成犯罪。因此,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受贿罪属于故意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二、受贿罪是否属于经济犯罪

受贿罪并不被视为经济犯罪之列。受贿罪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所赋予的便利,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非法收取他人的钱财,进而为他人谋求各种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法律定义。从法律角度来看,受贿罪其实是贪污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经济犯罪范畴。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第三百八十五条明确指出:受贿罪在本质上是国家公职人员借用职权便利,有意识地索求或者非法收取他人的财物,并且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违法行为。这一行为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对于故意犯罪的定义,即国家公职人员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却仍然有意实施或者放任这些影响的发生。因此,受贿罪被视为故意犯罪。

网站地图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 417次阅读
  •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受贿罪被明确列为故意犯罪。受贿罪涉及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财物以为他人谋取利益。此类犯罪者明知行为违法,却故意为之,与故意犯罪的定义相符。受贿罪不仅损害公共利益,也玷污了公职人员的廉洁形象。
    2024-09-06 1460次阅读
  • 2024.07.23 1809次阅读
  • 464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故意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关于故意犯罪的规定,即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行为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后果,仍有意为之或放任后果发生,因此受贿罪被认定为故意犯罪。
    2024-09-06 1072次阅读
  • 2024.09.28 1318次阅读
  • 432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受贿罪涉及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并为他人谋利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五至三百八十六条规定了受贿罪的认定及惩罚。对于未遂的受贿罪,虽然符合构成要件,但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未完成的状态,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4-09-06 1236次阅读
  • 2024.10.20 1409次阅读
  • 47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