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庭前调解还会判刑吗
在特定的刑事案件中,尽管当事人能够在开庭前通过协商达成调解并和平解纠纷,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将避免受到法律的制裁。相反地,是否对其进行审判及量刑严厉程度,主要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譬如:
1.案件性质。对于由检察机关发起公诉的案件来说,即便致损者与受害者能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通常情况下,检察机构是难以主动要求法庭终止诉讼程序的。所以法庭即便 完成了调解工作,依然可能采取对于被告宣告刑罚的手段来处理这个争议情形,然而总体上来看,这类案件中的被告通常会被授予缓期执行的权利。相比之下,对于由被害方向司法部门提起的自诉案件而言,若犯罪行为相对轻微,自诉人有权请求法庭在调解结束之后撤回起诉书。这种状况下,法院大多会批准撤回起诉书,使得被告免于面临刑事指控和判决。
2.犯罪情节严重性。无论是公诉还是自诉案件,若罪犯的犯罪事实严重、性质恶劣,那么即使双方已经商定司法和解,相关部门仍需对该案进行刑事追责,并且案件不能撤销。但是,在此基础上,法院可以适当考虑减轻被告的惩罚或者将对其处以的刑期限缩至最低程度。
3.现行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必要时,可以向判定单位提议给予被告从宽的惩罚处分建议;而针对犯罪情节较为微小且无需判处徒刑的情形,鉴定单位亦可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在此基础之上,判定法院亦可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公正、合理地对被告人实施减轻处罚或从宽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刑事案件庭审会逮捕吗
在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均不会在现场被当场逮捕并带离法庭。所谓现场逮捕,即在审判进行期间立即将被告人生擒并强制其离开法庭。尽管在特定的极端情况下,法院可能会采取措施将被告人在现场实施拘留,但是此类情况实属罕见。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在涉及到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即便双方当事人能够就相关问题达成调解共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规避司法机构的法律制裁。最终的审判结果以及具体的量刑尺度将受到案件本身的复杂性、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对于公诉案件而言,其撤销难度相对较大,然而被告人仍有可能获得缓期执行的机会;而在自诉案件中,如果犯罪行为较为轻微,那么原告方有权撤回对被告人的起诉,使其得以摆脱刑事指控。在此情况下,法院将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适当减轻对被告人的处罚或者给予其从轻发落的待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