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侵占罪的完成形态有哪些

侵占罪的完成形态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8 · 1216人看过
导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体系中,侵占罪属财产犯罪,构成要件涵盖客体、行为和主观方面。客体特指具经济价值、物质形态的财务资产。侵占罪涉及对这类资产的非法占用和处置,体现了对财产权益的侵害。
侵占罪的完成形态有哪些

一、侵占罪的完成形态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体系之中,侵占罪被视为一类独特的财产犯罪类型,其完整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了客体、行为以及主观方面这三大层面。在客体层面上,侵占罪所侵犯的只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财务资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具有实际物质形态的物品。

至于行为方面,侵占罪的行为特征必须具备占有性质,也就是说,行为人需要将原本属于他人合法所有的财物非法占据为自己所有。在主观方面,侵占罪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两种心理状态。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会有意识地去实施相关行为,并且能够预见到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而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则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轻率而导致了行为后果的产生。

然而,无论行为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他们都必须对客体和行为的存在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侵占罪的构成还涉及到形式要素。侵占罪的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占有、挪用、抵押、出租等等。占有是侵占罪最为普遍的行为表现形式,它意味着行为人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据为己有。挪用则是指行为人将他人的财物用于其他用途,例如借给他人或者进行转让等。抵押则是指行为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担保物来进行融资借贷。

最后,出租则是指行为人将他人的财物以租赁的方式加以利用,但是不能够擅自进行处置。总的来说,在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中,必须同时满足客体、行为和主观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且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形式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的严重情形包括哪些

在侵占罪中,其他严重情节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侵占残疾人、孤寡老人及丧失劳动能力者所持有的财产;

其次,侵占他人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

再次,因侵占他人财物导致他人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诉,尽管公安机关已进行劝告,但仍拒绝归还财物;

此外,将侵占所得财物任意挥霍,给他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最后,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的,将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将面临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需缴纳罚金;对于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也将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严谨而完备的刑事法律体系之中,侵占罪作为财产犯罪的一种,其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了客体,行为以及主观方面等三个环节,同时,也对客体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必须是具有经济价值且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财务资产。侵占罪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便是对这些特定资产的非法占有与处置,这无疑是对财产权益的严重侵犯。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91次阅读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体系中,侵占罪属财产犯罪,构成要件涵盖客体、行为和主观方面。客体特指具经济价值、物质形态的财务资产。侵占罪涉及对这类资产的非法占用和处置,体现了对财产权益的侵害。
    2024-09-05 1305次阅读
  • 2024.09.17 4220次阅读
  • 408次阅读
  • 侵占罪是一种完整形态的犯罪类别,其主要特征往往体现为,已经将他人财产非法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下,并且涉及的金额数量较大,同时还存在着坚决不愿意归还给原所有者的情况。简而言之,当行为人实施了侵占行为,成功地将他人财物掌握在手中,并且所涉金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较大标准,而在权利人提出返还请求时,却坚决予以拒绝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便可以被认定为侵占罪的既遂状态。
    2024-09-04 1232次阅读
  • 2024.08.02 2854次阅读
  • 312次阅读
  • 犯罪未完成形态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2024-02-19 1235次阅读
  • 2024.02.22 1611次阅读
  • 49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