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会收监吗

监视居住会收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3 · 1693人看过
导读: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为六个月。期满后,若仍被限制自由,法院、检察院或公安必须释放、取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当涉及人员或其亲友、律师发现超出法定期限时,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这是法律规定,也是对他们的基本保障。
监视居住会收监吗

一、监视居住会收监吗

根据法律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最多可达六个月之久。在实际操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对于已经超过法定期限而仍然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们,应该依法将其释放、取消原有的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的措施,或者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强制措施变更。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律师发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已经超过法定期限时,他们有权提出解除强制措施的请求。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二、监视居住会见律师条件是什么

必须具备合法的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拥有所在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定证明文件,并在提交申请时,附上相应的授权委托书。在申请会面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律师必须是被依法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为了确保会面的顺利进行,申请会见的律师需携带其本人的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文件以及授权委托书,或者是由法律援助机构开具的公函。

《律师法》第三十三条

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有权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监视居住之法定最长期限为六个月。期限届满之际,倘若仍旧处于人身自由受限的境地,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部门应依法予以释放,解除了保释或监视居住之状态,亦或是适时进行强制措施之转变。在涉及人员或其亲属、律师等知悉案件已超出法定期间之时,均享有请求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此乃法律所明文规定,同时也是对相关人员权益的基本保障。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355次阅读
  • 在决定警戒居留人员是否应被收押之际,需综合考虑到案情的切身状况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执行警戒居留措施期间的行为体现。若此人在警戒居留期间故意违反相关规定行为,或者案情出现新的重大进展,使得暂予羁押之必要性凸显出来,则很可能随之启动对其的收监程序。然而,若该人在执行警戒居留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且案情并未出现重大变化,那么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被收押的。
    2024-09-21 971次阅读
  • 2024.09.11 8578次阅读
  • 476次阅读
  • 对于经过监视居住程序后是否会再被施行收监措施,这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状况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监视居住期间的行为表现。若在此期间内出现了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或者发现了新的犯罪证据,亦或是案件的实际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那么都有可能导致其重新被收押入狱。举例来说,倘若被监视居住者未获得执行机关的准许便擅自离开处于监视居住状态下的场所,又或者对证人进行不正当干扰及威胁等等。
    2024-10-23 1275次阅读
  • 2024.10.15 1242次阅读
  • 323次阅读
  • 关于监视居住后是否会面临收监问题,则需应案情之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若在执行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或被告人未遵守相关规定,或者侦查机关在此阶段中发现了新的犯罪事实及相关证据,或是原有案情发生重大变更以致不再满足监视居住条件者,均有可能被重新收监。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程序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024-08-16 831次阅读
  • 2024.10.10 1373次阅读
  • 48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