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单位里的诽谤罪怎么判的

单位里的诽谤罪怎么判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4 · 2081人看过
导读:诽谤他人是否成罪,视情节严重性:多次恶意造谣、严重伤害人格名誉、恶劣社会影响、致人精神失常或自杀。量刑:轻者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一般需受害者起诉,但危害公共利益时例外。“告诉才处理”原则,即诽谤案须受害者主动诉讼法院才受理。构成要素:侵犯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针对个人;通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有意贬损他人,主观上故意,明知会损害名誉并希望或容忍其发生。
单位里的诽谤罪怎么判的

一、单位里的诽谤罪怎么判的

诽谤他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需要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恶意编造谣言中伤他人的行为;捏造事实对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造成极端伤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以及诽谤他人至使其精神失常甚至导致受害者自杀等极端情况。关于诽谤罪的量刑标准,需依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1.对于犯有此罪行的罪犯,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若犯有此罪行,仅在被害人提出控诉时,法院方予以审理,但如涉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则例外;3.所谓“告诉才处理”,意即犯有诽谤罪的案件,仅在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方予受理,否则不予立案。诽谤罪的构成要素如下:1.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均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所指向的对象为自然人;2.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且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发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单位里的诽谤罪怎么判

关于诽谤罪的具体量刑规范如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以暴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公然损毁他人声誉,或者捏造虚假信息进行恶意诽谤,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甚至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若行为人构成此罪,须由受害方主动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案件涉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等情况,否则此类案件将遵循“告诉乃论”原则处理。

此外,在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诉时,如因收集证据存在实际困难而无法自行完成,人民法院可依法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协助与支持。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日常工作单位中,诽谤罪的相关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对于诽谤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探讨,需要根据该行为的具体性质与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斟酌。例如,如多次恶意散播不实谣言,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失,对社会舆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导致他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等情况,则应视为情节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将给予相应的惩罚。具体而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诽谤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除非这种行为涉及到危害公共利益的情况,否则通常都需要受害者主动提起诉讼,法院才能予以受理。这就是所谓的“告诉才处理”原则。在诽谤案件中,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当受害者主动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后,法院才会正式立案审理此案。此外,构成诽谤行为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这种行为必须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其次,这种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个体的,而非普遍性的;再次,这种行为必须是通过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来达到贬损他人的目的,并且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却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59次阅读
  • 诽谤罪是指单位成员间使用暴力或虚假事实恶意中伤他人,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可能面临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处罚。受害人需主动提起诉讼,但若诽谤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司法机关可介入。网络诽谤案件中,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取证困难时可请求公安机关协助。
    2024-09-18 1212次阅读
  • 2024.08.31 1436次阅读
  • 394次阅读
  • 诽谤罪,即故意捏造、散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恶劣行为。须受害人主动起诉。是否构成此罪,取决于是否虚构事实、主观恶意及名誉实质损害。若言论属实或非恶意,通常不构成诽谤罪。
    2024-09-18 1224次阅读
  • 2024.08.16 1446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侵害他人名誉权、进行诬陷和诽谤行为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这其中包括了“诽谤罪”。具体来说,该条款规定,如果某个机构内部的人员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对他人实施公然侮辱或者散布不实信息进行恶意诽谤,并且情节严重的话,那么这种行为便构成了诽谤罪。若受害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然而由于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
    2024-09-18 1391次阅读
  • 2024.09.09 1138次阅读
  • 39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