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如何判定
在面临离婚的问题时,孩子的抚养权通常是由父母双方进行商讨后确定下来的。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话,那么法院则需要在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即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等)来最终做出判决。
细化到细节,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来说,除非存在特殊情况(如母亲患有长期且难以治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母亲没有稳定的抚养条件而父亲又提出要求等等),原则上都应当跟随母亲生活;
只有当出现这些特殊情况时,经父母双方协商同意,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也可以被允许跟随父亲生活。
2.对于已经两周岁及以上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都希望子女能与其共同生活,此时如果其中一方存在例如已经实施绝育手术或因为其他原因失去生育能力;
子女长期跟随其生活,生活环境变动可能不利于子女身体健康成长;
或者没有其他子女但是对方却有剩余子女;
或者随子女生活有利于子女发展,但对方却患有特殊疾病等等这些特殊情况,这些都是可以成为支持其拥有优先抚养权的理由。
3.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来说,无论是否在离婚案件中,父母双方都应该听取子女自己的意愿。
考虑到子女的独立意识逐渐加强,他们的感受和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
4.父母双方在商谈抚养权问题时,即使双方的抚养条件基本相同,但如果孩子已经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具备并且愿意提供实际的支持和帮助来照顾孙子或外孙,那么这同样可以被视为支持将子女继续留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的理由。
5.最后,如果父母双方在是否让孩子随父或母生活的问题上产生争议,同时又都能够保证在保障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就抚养问题达成轮流抚养的协议(即父母分别负责陪伴孩子轮流居住一段时间),这样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判的
在结束婚姻关系之后,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分配问题,具体取决于孩子的年纪以及父母们各自的实际状况。
首先,针对尚未达到两周岁的子女,我们通常会主张由其母亲亲自承担起抚养责任。
其次,若夫妻双方在离婚后未能就抚养事宜达成共识,那么相关部门将会依据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未成年子女最为有利的原则进行裁决。
最后,当子女年满八周岁之际,我们应充分考虑并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过程中,抚养权的归属通常是由父母双方进行协商确定的,法院将严格尊重并保护儿童的权益。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婴儿来说,除非存在特殊情形,否则他们通常会跟随母亲生活;而对于年满两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父母双方都具有抚养意愿,那么法院将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一方的抚养条件更为适宜,例如是否存在生育能力丧失、对子女成长环境不利以及子女自身意愿等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八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时,其个人意见将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抚养权的最终判决结果。此外,如果未成年人长期与祖父母共同生活并且祖父母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同样可能成为影响抚养权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通过签订轮流抚养协议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那么这种方式也是可以被法院所认可和采纳的。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