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离婚子女的监护权是不是一定归父亲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夫妻离异之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因为,父母对子女的亲权、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父母离异之后争夺的是子女的抚养权而不是监护权,因为,监护权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没有对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拥有法定监护权。
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属于亲权的一部分,与由谁抚养没有法律逻辑关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夫妻离婚子女已满十八还在读书抚养费一怎么划分
若子女已达到适龄入学标准且年满十八周岁,一般情况下便无需承担抚养义务。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支付抚育费用的期限通常至成年子女年满十八岁为止。
然而,如果年龄介于十六周岁与十八周岁之间的子女,已经依靠自身的劳动收入为主导的经济来源,同时还能够维系当地的基本生活水准,那么作为家长有权终止对他们的抚养费供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三条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实际上并非如此。监护权乃是指监护人为未满十八周岁之未成年及患有精神疾病等无行为能力及受限行为能力之人,对其人身及财产权益实施监督与保护的法律地位。然而在夫妻离异的情况下,双方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并不会受到任何改变或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亲权和监护权并不受父母间婚姻关系解除的直接影响。然而,实际上父母离婚之后最激烈争夺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孩子的抚养权而非监护权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