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醉驾 > 醉驾刑事拘留谁批准

醉驾刑事拘留谁批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9 · 2029人看过
导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任务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向被羁押者出示相应的逮捕证。鉴于醉酒驾车行为已经触犯了危险驾驶罪,属于典型的刑事犯罪案件,因此,当公安机关对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时,必须严格地依照法律法规,出具拘留证,并且要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如及时通知被拘留者的亲属等,确保后续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醉驾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归属于公安机关。
醉驾刑事拘留谁批准

一、醉驾刑事拘留谁批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任务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向被羁押者出示相应的逮捕证。鉴于醉酒驾车行为已经触犯了危险驾驶罪,属于典型的刑事犯罪案件,因此,当公安机关对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时,必须严格地依照法律法规,出具拘留证,并且要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如及时通知被拘留者的亲属等,确保后续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醉驾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归属于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醉驾刑事拘留算服刑吗

醉驾行为应判定为拘役而非拘留。拘役作为一种严厉的刑事处罚形式,表示当事人已经被认定有罪,并接受了刑事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在公共道路上驾车过程中,若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将被处以拘役及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严重者;

(二)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仍然驾驶机动车辆者;

(三)从事校车运营或旅客运输业务,严重超载乘客或严重违反规定速度行驶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其拘捕职责的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向被羁押人员展示相应的逮捕证。鉴于醉酒驾车行为已构成严重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危险驾驶罪,属于典型的刑事犯罪案件范畴,因此,当公安机关对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开具拘留证,并按照相关法律程序,例如及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等,以确保后续工作的合法性与公正性。据此,醉驾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归属公安机关。

网站地图

更多#醉驾相关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任务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向被羁押者出示相应的逮捕证。鉴于醉酒驾车行为已经触犯了危险驾驶罪,属于典型的刑事犯罪案件,因此,当公安机关对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时,必须严格地依照法律法规,出具拘留证,并且要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如及时通知被拘留者的亲属等,确保后续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醉驾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归属于公安机关。
    2024-09-09 1253次阅读
  • 2024.06.09 7354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人员实施拘留后,若认为需逮捕,应在拘留期满后三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在复杂案件中,提请期限可延长至四日。对于酒驾案件,若涉及流窜、多次或结伙作案等重大情节,提请期限可延至三十日。检察院应在接到提请后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因此,酒驾案件的逮捕审批期限通常为三日,但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至三十日,最终决定权在检察院。
    2024-09-09 1332次阅读
  • 2024.06.07 29765次阅读
  • 醉酒驾车案件,公安部门依据《刑事诉讼法》实施拘留。 七种情形可拘留:筹备、实施犯罪或即时被察;被指认犯罪;居处发现证据;逃匿、自杀企图;可能销毁证据;身份不明;重大犯罪嫌疑如流窜、多次作案。 醉酒驾车属危险驾驶,警方发现即有权依法拘留。
    2024-09-09 906次阅读
  • 2024.09.22 2344次阅读
  • 在中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可以由法院、检察院或执行国家安全职责的公安机关批准。对于酒驾案件,犯罪嫌疑人如满足取保候审条件——可能面临较轻刑罚且不致造成社会危险,有权向任一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2024-07-10 1236次阅读
  • 2024.08.21 3533次阅读
  • 依据我国法律,酗酒驾驶应受拘役制裁(一个月至六个月),吊销驾照并禁驾五年,同时并处罚金。若驾驶营运车辆,吊销驾照并禁驾十年,终身不得再驾驶营运车辆,同样受拘役和罚金处罚。其他严重违法情形,如追逐竞驶、超载超速、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等,也将受到拘役和罚款的处罚。
    2024-09-09 1207次阅读
  • 2024.09.16 1867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醉驾最新文章

遇到醉驾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