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到期后还能延期吗

取保候审到期后还能延期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3 · 1792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期满,延期可能性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若案件未结、需维护社会与犯罪嫌疑人权益,可申请延期。延期时间及批准由司法机关依法确定,需遵循《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一、取保候审到期后还能延期吗

针对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是否具备延期可能性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特定案件所呈现出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所明确规定的相关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第七十九条明文规定,若在取保候审的执行过程中,所涉案件尚处于侦查阶段未结束,亦或是已经进入到审判阶段但还未作出最终判决,同时又存在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则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审批,可以适当延长原有的取保候审期限

然而,关于具体的延期时间及延期申请的批准,皆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由相关司法机关依职权进行确定与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到期没人找怎么办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期限最长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通常情况下,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将会收到关于解除取保候审的书面通知。倘若在此期间未曾收到任何有关信息,您可前往公安机关查询详情。此时,通常意味着取保候审已经解除,相应的义务也无需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针对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是否具备延期可能性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特定案件所呈现出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所明确规定的相关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第七十九条明文规定,若在取保候审的执行过程中,所涉案件尚处于侦查阶段未结束,亦或是已经进入到审判阶段但还未作出最终判决,同时又存在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则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审批,可以适当延长原有的取保候审期限。

然而,关于具体的延期时间及延期申请的批准,皆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由相关司法机关依职权进行确定与裁决。

网站地图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2161次阅读
  • 取保候审期满后,如需延期,应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请,说明案件复杂、证据尚需完善等理由。法院或检察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延期,并遵循《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办理。确保程序合法,维护当事人权益。
    2024-07-10 1092次阅读
  • 2024.08.17 2274次阅读
  • 445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未明确期满后能否延长,但强调在此期间案件处理不得中断,并在期限届满或不追究责任时应解除措施。据此,一般情况取保候审期满后不可延长,除非另有法律规定或解释允许。
    2024-09-05 1297次阅读
  • 2024.09.16 6901次阅读
  • 490次阅读
  •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如果确有必要延长,则需于期满前经司法机关批准并办理相应手续,且通常并无明确的延长期限规定,而是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与决策。然而,无论何种情况,总的取保候审期限都不应超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仍然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取保候审规定。
    2024-09-04 1051次阅读
  • 2024.09.19 3522次阅读
  • 3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