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拘留37天仍未释放,原因何在

拘留37天仍未释放,原因何在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9 · 1719人看过
导读: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限达到37天后未获释放,表明已被依法逮捕。公安机关需在拘留期满后3-4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日)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逮捕,涉及流窜、反复或群体犯罪的嫌疑人,审查时间可能延长。此过程遵循法律规定,保障司法程序公正。
拘留37天仍未释放,原因何在

一、拘留37天仍未释放,原因何在

羁押期限已达37天仍未释放的情况下,通常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被依法逮捕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安机关若决定对被拘留者实施逮捕,应于拘留期满后的三日内提交当地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批准;

若存在特殊情况,则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最长可延长至四日;

但针对那些流窜作案、反复作案以及带有群体性质作案的重大嫌疑人群体而言,其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则有可能会进一步延长至三十日。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拘留37天取保候审判刑

在37天之内申请取保,并不意味着被取保者就可以免除被审判定罪的可能性。事实上,取保候审仅仅作为一项强制性手段实施,它与是否会被判定有罪并无直接联系。对于应该面临逮捕的嫌犯,倘若存在严重疾病状况,或是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母亲,又或者属于罪责较轻的人士,便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进行控制。

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逃脱法律责任,在经过法庭审理确认犯罪事实之后,仍然有可能被判定有罪并接受相应的惩罚。取保候审只是改变了强制措施的形式,但并未改变法律责任的本质。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仍有可能面临逮捕的风险。

至于最终是否需要入狱服刑,则需由法庭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裁决。取保候审并非意味着当事人最终不会被判定为实际罪犯,也不代表无需入狱服刑。然而,取保候审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通常仅适用于情节轻微且危害程度较小的案件。因此,从整体上看,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极有可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或者被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质性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在羁押期限已达37天仍未释放的情况下,通常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被依法逮捕。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安机关若决定对被拘留者实施逮捕,应于拘留期满后的三日内提交当地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批准;

若存在特殊情况,则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最长可延长至四日;

但针对那些流窜作案、反复作案以及带有群体性质作案的重大嫌疑人群体而言,其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则有可能会进一步延长至三十日。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