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解除取保候审还可以逮捕吗

解除取保候审还可以逮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30 · 1633人看过
导读:《刑法诉讼法》第79条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有时限,到期或法定不负责任应撤销并通告。虽未明取保取消能否逮捕,但遵守规定无新情况一般不逮捕。若有新犯罪事实或危害风险,如毁灭证据、串供、逃亡等,公安可依相关条款逮捕。逮捕视案情和危害程度,由公安决定。
解除取保候审还可以逮捕吗

一、解除取保候审还可以逮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第79条之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两种保障人权的措施均有着明确的最长时限,分别为期12个月以及6个月。

若在此期间,发现法定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时限已经到期,应立即撤销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决定,并对当事人以及相关机构予以通告。

尽管如此,这条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指出在取保候审取消之后,能否实施逮捕这项严厉的措施。

逮捕通常是在犯罪嫌疑人逃避追捕、审判权力等违法行为,或者有着社会危害性的前提下,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执行的强制执法手段。

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并未出现逃避侦查、审判等过激行为,同时也无新增的犯罪事实或者社会危害性迹象,则不会在取保候审终止后立刻采取逮捕行动。

然而,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新发现犯罪事实存在,或是嫌犯具有再次危害社会安全的潜在风险,那么公安机关便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相关条款,来做出逮捕的决定。

举例来说,如发现犯罪嫌疑人试图毁灭、篡改证据以逃避司法调查,或者与他人串供干扰侦察,又或者有逃亡、自尽等可能对司法程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倾向,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法律,作出逮捕的决断。

因此,逮捕与否,需视具体案情及其对社会危害的程度而定,且必须由公安部门的判断力来决定。

在取保候审结束后若新发现犯罪事实,或者有人面临再次威胁社会安全的境况,公安机关往往会选择进行逮捕处理;

反之,如果二者皆非,那么通常情况下在取保候审的约束失效后,并不会立刻对嫌犯实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解除取保候审哪里开

根据我国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该项刑事强制措施已不再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此他们无需再严格遵守取保候审期间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对于已经缴纳的保证金,若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则可依法予以退还;而对于那些提供了保证人的案件,保证人也将被解除其保证义务。取保候审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是指相关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暂时不予羁押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第79条之明文规定,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这两种保障人权的措施均有着明确的最长时限,分别为期12个月以及6个月。

若在此期间,发现法定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时限已经到期,应立即撤销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决定,并对当事人以及相关机构予以通告。

尽管如此,这条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指出在取保候审取消之后,能否实施逮捕这项严厉的措施。

逮捕通常是在犯罪嫌疑人逃避追捕、审判权力等违法行为,或者有着社会危害性的前提下,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执行的强制执法手段。

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并未出现逃避侦查、审判等过激行为,同时也无新增的犯罪事实或者社会危害性迹象,则不会在取保候审终止后立刻采取逮捕行动。

然而,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新发现犯罪事实存在,或是嫌犯具有再次危害社会安全的潜在风险,那么公安机关便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相关条款,来做出逮捕的决定。

举例来说,如发现犯罪嫌疑人试图毁灭、篡改证据以逃避司法调查,或者与他人串供干扰侦察,又或者有逃亡、自尽等可能对司法程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倾向,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法律,作出逮捕的决断。

因此,逮捕与否,需视具体案情及其对社会危害的程度而定,且必须由公安部门的判断力来决定。

在取保候审结束后若新发现犯罪事实,或者有人面临再次威胁社会安全的境况,公安机关往往会选择进行逮捕处理;

反之,如果二者皆非,那么通常情况下在取保候审的约束失效后,并不会立刻对嫌犯实行逮捕。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36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取保候审是对特定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一项刑事强制措施。一旦他们被逮捕,取保候审状态即自动终止,因为逮捕意味着强制措施的升级。逮捕后,嫌疑人或被告人需接受羁押,不再享有取保候审的权益。逮捕令的下达即导致取保候审状态的自动结束,无需额外解除程序。
    2024-09-02 1315次阅读
  • 2024.07.16 1546次阅读
  • 475次阅读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文简称“刑诉法”)第七十九条之明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出十二个月。若在此期间发现不应再对嫌疑人追责,或取保候审十二个月期限已到期,应即刻解除该项措施,并向取保候审主体和相关机构进行明示发布。因此,在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十二个月)范围内,如满足特定情形或期限抵达,则必须立刻解除此项措施。
    2024-09-02 1435次阅读
  • 2024.09.08 1983次阅读
  • 385次阅读
  • 违反了取保候审规定,应当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羁押看守所。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2024-05-05 814次阅读
  • 2024.09.28 5828次阅读
  • 45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