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开庭后多久宣判

开庭后多久宣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1 · 2272人看过
导读:刑事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开庭后多久宣判

一、开庭后多久宣判

刑事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二、开庭后多久取保候审合适

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方可进行取保候审的申请。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期较短的犯罪行为

2.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重罪行或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以及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其自身及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

3.在羁押期限即将届满时,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在采用保证金方式作为担保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申请人需缴纳相应数额的保证金。而在选择提供保证人的方式作为担保的情况下,则无需缴纳保证金。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刑事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389次阅读
  • 开庭后的判决宣布时间因案件审理程序而异。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宣判决定应在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后两个月内作出,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后二十日内完成审理和裁判,若需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超过三年,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2024-04-13 1318次阅读
  • 2024.09.28 6693次阅读
  • 465次阅读
  • 刑事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2024-12-17 1413次阅读
  • 2024.03.04 2245次阅读
  • 485次阅读
  • 视情况而定。普通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公诉案件之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024-12-19 1383次阅读
  • 2024.03.18 2456次阅读
  • 48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