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无权处分行为,乃指未经合法授权之人士,擅自以自身名义对他人权益有形资产进行处置的行为。
此种行为可归纳如下四个特征:
首先,行为人必须实际实施了一项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处分行为;
其次,行为人在实施处分行为时,其本身并不具备法律赋予的处分权;
再者,由于行为人实施了涉及他人财产之处分行为,故而导致其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因此缔结了一项合约;
最后,行为人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始终以自身名义示人,因而使得未被授权之人得以假借其名义从事非法交易活动。
无权处分合同之效力地位问题具有特殊性,在无权处分行为未得到权利人认可或者无权处分人在签订合同之后并未能争取到有效的处分权之前,此间协议的有效性将处于一种待定状态。
此种态度凸显出对于法律制度合理设计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对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公正原则。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
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
在民事法律领域中,无权处分合同属于效力未确定之合同,即其效力取决于权属确定过程中的事实状态。在无权处分行为中,无权处分者擅自处置他人财物,若得以权利人对其行为进行追认,或在该合同签订后,无权处分者实现了对物的合法处分权,则此份合同将被确认为有效协议;反之,若无权处分者行为未能得到权利人认可,或者在签订合同之前未实际获得处分权,那么此份合同便不具备有效性,而无权处分方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弥补相对人所蒙受的经济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
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一般来说,不具备处分权者擅自处理他人财产的行为便是我们所说的无权处分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其涉及的处理对象都是价值相对较高的资产;其次,当事人并未获得相应的法定权力去处理这些资产;再次,这类行为通常会导致实质性的合约关系产生;最后,处分行为通常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法律制度设定了合同效力待定的原则,即必须得到权利人的明确批准或者该权力的确立才能生效。这项规定充分体现出法律制度对于公正维护各方利益的追求,以及强调合法性和权利确认的极端重要性。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