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轻度袭警取保候审多久

轻度袭警取保候审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9 · 1508人看过
导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要求,对涉嫌轻度袭警罪名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其最长期限不可超过十二个月。换言之,若涉案嫌疑人成功获得取保候审批准,那么他/她将有可能被强制限制人身自由长达十二个月之久。然而,实际的取保候审期限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决而定。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已至,应立即解除对该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
轻度袭警取保候审多久

一、轻度袭警取保候审多久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要求,对涉嫌轻度袭警罪名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其最长期限不可超过十二个月。

换言之,若涉案嫌疑人成功获得取保候审批准,那么他/她将有可能被强制限制人身自由长达十二个月之久。

然而,实际的取保候审期限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决而定。

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已至,应立即解除对该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轻度袭警取保候审多久结案

关于解除取保候审之后需要多长时间内完成案件的审理工作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无任何法律强制性的规定予以约束。通常情况下,案件从公安机关启动立案调查程序至法院进行判决,整个过程大致需要耗费五至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方可结束。

然而,若涉及法定延期情况时,则相应地需将期限予以适当延长。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严格规定,对于涉及轻微袭警罪名的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进行审讯。然而,此类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这意味着,如果被告人能够顺利地得到取保候审的批准,那么他/她将面临着可能长达十二个月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状况。然而,实际的取保候审期限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决来确定。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被告人不再具有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已经到期,应当立即解除对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措施。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81次阅读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要求,对涉嫌轻度袭警罪名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其最长期限不可超过十二个月。换言之,若涉案嫌疑人成功获得取保候审批准,那么他/她将有可能被强制限制人身自由长达十二个月之久。然而,实际的取保候审期限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决而定。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已至,应立即解除对该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
    2024-09-02 1181次阅读
  • 2024.10.09 1080次阅读
  • 467次阅读
  • 侵犯警察职权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轻度行为视情节和影响明确法律责任,可能有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则有刑事处罚。依刑法,攻击依法执行职务民警,暴力行为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用极端手段威胁生命安全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定时会综合考虑主观恶意、手段、后果等因素。
    2024-08-18 967次阅读
  • 2024.10.10 1617次阅读
  • 427次阅读
  • 针对侵害警察的轻度伤害判定,常参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如头皮创口累积超8厘米、面部单个创口超4.5厘米等情形,或构成轻度伤害。但具体判定需由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综合受伤部位、程度及身体功能影响等因素评估。
    2024-09-06 858次阅读
  • 2024.08.26 1491次阅读
  • 34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