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医疗事故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依据业内法律准则,医疗事故的起诉有效期设置为三年期限,此时期从权利人实际了解或得到需要的信息,即明白自身权益与应对负担的存在之日起开始计时。
若在法律规定上另有特别规定,则应遵照该等规定。
然而,在权益遭受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后,人民法院将不再提供司法保护。
唯有在特殊情形下,人民法院方可根据权利人的书面申请,决定延长此起诉时限。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的分类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医疗损害责任做出明确的划分,具体地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别:第一类,由医务工作者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未能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适应的诊治义务,由此产生的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第二类,医务工作者在展示病患付费项目及所采用的医疗手段时并未向患者充分解释说明病情及其发生演变的可能性以及医疗措施的实施方式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因未全面了解相关情况而面临损害,此时,医疗机构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事故投诉的法定诉讼时效设定为叁年,且从受害者首次感知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请要求延长诉讼时效,然而,最长的保护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否则,法院将不再接受此类案件的审理请求。在这些特殊情况下,经过书面形式的申请,有可能获得延长诉讼时效的批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