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案子还会立案吗

取保候审案子还会立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5 · 187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制度,旨在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其本质是一种非羁押或暂解羁押的措施。立案则是基于犯罪事实的存在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会对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进行审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如果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会立案;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不会立案,并会告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取保候审和立案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取保候审案子还会立案吗

一、取保候审案子还会立案

关于取保候审与案件立案的关系,其实两者并非相互独立的概念。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刑事强制措施。它通常适用于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例如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那些尚未被逮捕或者已被逮捕但需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而采取的一种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能够随时接受传唤,并对其不予羁押或者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性措施。然而,案件是否立案,则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且这些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若在侦查阶段发现确实存在犯罪事实,那么就应该立案展开侦查工作。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各类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都应依照各自的管辖权限,迅速地进行严格审查,一旦认定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便应立即立案;反之,如果经过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即使存在犯罪事实,但情节显著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则不应立案,并须将不立案的理由及时告知控告人。若控告人对此表示异议,有权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取保候审是刑诉法中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的措施,非羁押或暂解羁押。立案则基于犯罪事实存在及需追责。公安、检察院、法院审查报案等材料,确认犯罪事实即立案;无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不追责则不立案,并告知控告人,异议者可复议。两者相互关联但非独立。

二、取保候审一般多长时间才算彻底没事

取保候审乃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之一种强制措施,意指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过程中,对已遭逮捕但仍需采取其他法定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了防止其逃逸、妨碍司法程序进行而实施的一项措施。

此举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是缴纳保证金,同时交付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书,承诺在拘传时能够随时到达指定地方,且不得随意离开;

对其实施非羁押性限制,或是暂时解除其羁押状态。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届满即刻终止。

此外,当发现无需继续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早已期满时,应当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后检察院怎么传唤

在实施取保候审期间,检察院传唤当事人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深入剖析事例经过,再三核实证据的合法性及其有效性,抑或是遵循法律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关于传唤的方式和细节,检察院会提前告知被取保候审当事人,并明确要求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指定地点接受讯问。作为被传唤者,您有责任准时赴约,并且要诚实地回答检察官所提出的问题。若无正当理由而未能到场,可能会导致保证金被没收,甚至面临强制措施的变更。当检察院进行传唤时,被取保候审当事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在此过程中,请务必积极配合检察院的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权益的保护,如对不合法的询问方式或程序存在疑虑,可依法提出异议。

取保候审是刑诉法中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的措施,非羁押或暂解羁押。立案则基于犯罪事实存在及需追责。公安、检察院、法院审查报案等材料,确认犯罪事实即立案;无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不追责则不立案,并告知控告人,异议者可复议。两者相互关联但非独立。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20次阅读
  •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强制性措施,通常会应用于案件立案之后。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明文规定,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均有权依案件实际情况,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的相关举措。也就是说,在案件已经被正式立案的前提下,司法机关方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因此,取保候审本质上属于立案后的一个必要程序环节,而非立案的直接依据。
    2024-09-02 1094次阅读
  • 2024.09.26 1461次阅读
  • 338次阅读
  •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强制性措施,通常会应用于案件立案之后。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明文规定,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均有权依案件实际情况,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的相关举措。也就是说,在案件已经被正式立案的前提下,司法机关方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因此,取保候审本质上属于立案后的一个必要程序环节,而非立案的直接依据。
    2024-09-02 1334次阅读
  • 2024.10.19 1524次阅读
  • 451次阅读
  • 取保候审非终止立案,系刑事诉讼中对嫌疑人或被告的强制措施。 通常,案件已满足立案条件方适用。 特殊情况下,可先取保候审,待侦查获取足够证据符合立案标准后,再行立案。
    2025-01-06 1050次阅读
  • 2024.10.09 2009次阅读
  • 37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