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才构成信用卡恶意透支罪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系指信用卡持有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越了信用卡所赋予的限定额度或期限进行透支交易,且自发卡行对其进行至少两次催收起算,超过三个月依然未予偿还之行为。若欲构成信用卡恶意透支罪,需考虑并综合衡量如下要素:
首先,从主观层面来看,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的意图,如明知自身无还款能力却仍然大量透支,肆意挥霍透支所得资金,透支之后逃逸、更改联系方式,躲避银行的催收等。
其次,在客观方面,透支金额须达到一定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指持卡人非法占有为目的,超出信用卡限额或期限透支,且经发卡行至少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构成此罪需综合考量:非法占有目的、透支超限额或期限、催收后未偿还等要素。恶意透支严重损害银行利益,需严格依法惩处,以维护金融秩序。
二、怎样才构成诽谤罪,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诽谤罪的构成要素包括:
1.该罪名所侵害的直接客体与侮辱罪一致,皆为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
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自然人个体。
2.在犯罪的客观性表现方面,行为人须实施了捏造虚假事实并且大肆传播,从而达到贬低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程度,情节极为严重者构成犯罪。
3.该罪名的主体属于普通主体范畴。
4.犯罪行为人在主观层面上必须是明知故犯、有意为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若是利用暴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是编造并散播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中伤诋毁,其恶劣程度达到情节严重的话,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制裁。
在此应注意,上述罪行仅由受害者主动提出告诉方才予以受理,除非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否则不予追究。
此外,若行为人通过信息网络来实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所列行为,且受害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因证据获取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支持。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怎样才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即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优势,进行侵占、盗窃、欺诈或通过其他违法手段非法获取公共财产的行为。若想被认定为贪污罪,当事人必须为国家公职人员,这其中包括在国家机关中担任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中的从事公务的人员等等。从客观角度来看,贪污罪主要表现为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是指利用个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对公共财物的主管、管理及经手的有利条件。只有当贪污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才能构成犯罪。至于贪污数额较大的标准,则需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贪污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明确意图。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指持卡人非法占有为目的,超出信用卡限额或期限透支,且经发卡行至少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构成此罪需综合考量:非法占有目的、透支超限额或期限、催收后未偿还等要素。恶意透支严重损害银行利益,需严格依法惩处,以维护金融秩序。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