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虚假合同
具备正规合同特征的但不是合同上署名双方或多方签订过的“合同”叫做“虚假合同”。
正规的合同有以下特征:
①是双方的法律行为。
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②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④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
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一方根据自己利益伪造的(单方签订的)、无中生有的属虚假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双方不根据法律程序签订的属于无效合同,不一定是虚假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如何认定虚构债权债务
虚构债权债务的主要含义即行为人与相对方相互勾结,捏造并不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行为。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如行为人和相对人间是否有串谋的行为并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则该民事法律行为将被判定为无效。在对虚构债权债务进行认定时,通常需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始终是检验的第一关,这需要我们对债权债务关系本身是否存在以及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查验;
其次,我们需要对涉事各方的动机和目的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恶意串通的企图,以及是否是出于逃避债务、转移财产等非法目的而实施此种行为;
再次,我们还需要对证据的充分性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所涉及的债权债务实际上是虚假的,这些证据可能包括书面证据、证人证言等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债权债务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指出,如果最终确认债权债务确实属于虚构,那么可能会导致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被判定为无效,涉事各方也可能因此而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的情形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能够证明债权债务确实属于虚构,那么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符合正式合同形式规范要求,然而并非由签署双方或多个各方共同完成的合同,我们称之为虚构合同。此类合同往往因某一方为求自我利益专门捏造(独自订约)、凭空捏造而来,实则属于虚构合同,乃是无效的法律协议;另外,若双方未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签署,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合同,虽然不一定是虚构合同,但是会失去法律的保护效力。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