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醉驾取保候审必须多久内办

醉驾取保候审必须多久内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3 · 1564人看过
导读:醉驾案件申请取保候审,时间上没有太严格的限制,不过一般在侦查阶段就会提出申请。如果公安机关觉得嫌疑人符合条件,会很快就办理手续。取保候审主要是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要考虑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对侦查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程序公正和人权保障两不误。
醉驾取保候审必须多久内办

一、醉驾取保候审必须多久内办

在请求审理醉驾案的取保候审时,并未有严格且固定的时间限制,然而一般的实践做法是在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后便尽早提出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公安机关认为某名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所设定的条件,他们将会迅速地为其办理相关的手续流程。取保候审这一程序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能够顺畅进行下去,与此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犯罪嫌疑人可能存在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对案件侦查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醉驾案取保候审申请无严格时限,但通常在侦查初期提出。公安机关若认定嫌疑人符合条件,将迅速办理手续。取保候审旨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同时考量嫌疑人社会危害性及对侦查的影响,确保程序公正与人权保障并重。

二、醉驾取保候审会留案底

关于酒驾案件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问题,是否会产生案底要素,这主要取决于案件最终的审判结果。

通常情况下,案底指的是个人过去违法犯罪的经历记录。

然而,对于取保候审这种强制手段来说,其本身并不具有违法性。

如果经过查实,当事人的行为并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话,那么当取保候审阶段结束后,当事人并不会留下所谓的案底记录。

然而若是案件被裁决认为属于刑事犯罪范畴,那么即便在此期间当事人因涉嫌该犯罪而被拘留,只要他能服从相关司法程序,完成拘留手续并顺利获得释放,仍然会在其个人档案中留下相应的记录。

当然,取保候审仅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此阶段,我们尚无法确切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因此,现阶段并不能对案件进行定罪量刑,也就无法留下案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以下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通过申请取保候审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1)有可能被判决实行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2)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期,但采取取保候审将不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3)若此人严重疾病、日常生活不能自我照顾,已怀有身孕或正哺乳幼儿,那么取保候审也不至于对社会带来危;

(4)倘若案件审查期限已过,仍未能解决,就需要采用取保候审的方法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保证人,他们必须具备如下这些条件:

(1)与案件本身无直接关联;

(2)具备承担保证义务的能力;

(3)享有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力,人身自由未受限;

(4)有稳定的居住地点和定期收入可供保障。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遵循如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构许可,不得随意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村庄;

(2)若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所变更,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执行机构报告;

(3)接到传唤时应该按时到案;

(4)不得凭借任何形式的干扰手段影响证人作证;

(5)不得销毁、篡改证据或者串供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醉驾取保候审担保人对以后有影响吗

身为身负醉驾罪嫌之嫌疑人之需进行取保候审之担保人,大体上来说,只须被担保者在取保候审期间恪守相关规定并未有任何违反法律法规之行为表现,那么对于担保人自身而言,其本身通常并不会遭受直接的不良影响。然而若是被担保者在取保候审过程中违背了相关规定,举例如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发源地所在城市或县城,甚至是干扰证人演讲或销毁伪造证据等行为,那么担保人便有可能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比如受到罚金或其他形式的惩处。总的来看,作为担保人,需明晰自身所应肩负的职责,同时敦促被担保者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防患于未然,防止可能由违规行为引发的潜在风险。

醉驾案取保候审申请无严格时限,但通常在侦查初期提出。公安机关若认定嫌疑人符合条件,将迅速办理手续。取保候审旨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同时考量嫌疑人社会危害性及对侦查的影响,确保程序公正与人权保障并重。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63次阅读
  • 在涉及酒后驾车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并无明确定义的固定期限可言,然而通常这些案件都将得到迅速且及时的处置。总的来说,自当事人被查获之日起至最后判决生效之时止,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历时数个月之久。其中涵盖了血液样本检验、案件调查取证、审查起诉以及正式审判等多个环节。当然,案件复杂性的高低以及当地司法机构工作效率的优劣也将对整个处理周期产生直接影响。
    2024-10-20 1390次阅读
  • 2024.07.20 1703次阅读
  • 310次阅读
  • 不存在必须取保候审这个说法。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嫌疑人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同时办理相关的取保手续后才可以。
    2024-09-05 963次阅读
  • 2024.03.03 2482次阅读
  • 434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醉酒驾驶案件的取保候审措施并非强制,而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若醉驾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的附加刑,且取保候审不威胁公共安全,可实施。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无害于社会,也可允许。对于仅面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案件,则无需采取。因此,取保候审的适用需综合考量案件细节和法律规定。
    2024-09-02 1009次阅读
  • 2024.02.24 1959次阅读
  • 3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