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一人轻微伤会被如何判刑
对于故意伤害事件,若仅导致受害者轻微受伤,通常情况下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该犯罪必须使得受害者所受损伤达到了轻伤及其以上等级。
然而,故意伤害他人至微小伤害的行径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其行为就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制裁,例如拘留、罚款等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面临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情节相对较轻,则可能只需要接受五天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但是,当存在如下任何一种情形时,将被处以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的拘留,并且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士、孕妇、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性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故意伤害事件,若仅造成轻微伤害,通常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因为此罪名要求受害者的伤势达到轻伤或以上程度。
轻微伤害虽为不当行为,但尚未达到故意伤害罪的法定标准。
故意伤害罪的成立,需基于受害者受到的实际伤害程度进行评判,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与准确。
二、故意伤害罪的减刑情节是什么
(一)对于基准刑设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如造成轻微程度轻伤,则可在第一至第三个量刑区间内予以减轻处罚;
若是基准刑设定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中,造成轻伤程度较轻者亦可在第一至第二个量刑区间内予以减轻处罚。
(二)如果被害人在事件中有过失行为,可在第一至第三个量刑区间内予以减轻处罚;
而在基准刑设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可在第一至第五个量刑区间内予以减轻处罚。
(三)当犯罪行为发生之后,如果犯罪分子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救援被害人,那么就可在第一至第二个量刑区间内予以减轻处罚。
(四)若犯罪嫌疑人具备真诚悔过、认错态度良好等特征,或者是由于家族内部矛盾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同样可以在第一至第二个量刑区间内减轻处罚。
(五)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展现出一定的法定减责情节,同时表现良好,愿意赔偿被害者的经济损失并获得其谅解,但并未出现其他法定加重情节,在基准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其实施管制、拘役或减少或免除处罚;
而在基准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则通常应予以减轻处罚。
(六)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两个或更多的法定减轻或从轻情节,并且其中至少有一项应视为应当减轻情节的话,另外也不存在任何可能阻碍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情形,可以考虑在超出法定刑范畴内减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类情况需要经过审判委员会的深入讨论决定。
(七)若犯罪嫌疑人能够全额或者大部分赔偿被害者的经济损失,可以在第一至第三个量刑区间内减轻处罚;
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得到被害者的谅解,则可以在第二至第五个量刑区间内减轻处罚。
此外,如果被害人只是轻伤(程度较轻),而犯罪嫌疑人却能对自己的罪行表示诚挚忏悔且无其他法定加重情节,法院还可考虑采取管制措施或者宣告其免于刑事处罚。
(八)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投案自首,可以在第二至第四个量刑区间内减轻处罚甚至免于处罚;
如果犯罪嫌疑人不仅有自首情节,还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应予以减轻处罚;
若基准刑设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犯罪情节较轻的,司法机关还可以考虑对其实施栅押、管制或是免予刑事处罚。
(九)如果犯罪嫌疑人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协助政府部门完成重要工作,即属立功表现,可以在第一至第三个量刑区间内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
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应予以减轻处罚,同样,若犯罪情节较轻,基准刑设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机关还可考虑对其实施栅押、管制或是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拿到谅解书可以不起诉吗
对于故意伤害罪名,得到受害者的谅解书或许有机会使其免于被提起公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会被起诉。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复杂的因素。谅解书作为一项重要的酌情从轻处罚的依据,能够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诚挚悔过之意与被害者的宽容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危害性。然而,最终是否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还需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所带来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若故意伤害行为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如造成他人重伤乃至死亡,即使获得了受害者的谅解书,仍有可能面临被起诉的命运。反之,倘若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有限,再加上谅解书等其他有利因素,也不排除可能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因此,必须基于各个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谨记,一切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
故意伤害事件,若仅造成轻微伤害,通常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因为此罪名要求受害者的伤势达到轻伤或以上程度。
轻微伤害虽为不当行为,但尚未达到故意伤害罪的法定标准。
故意伤害罪的成立,需基于受害者受到的实际伤害程度进行评判,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与准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