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期有多久

取保候审期有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30 · 1903人看过
导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对于案情简单、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采取这种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如需变更信息,应在24小时内报告,并随时应传唤到场。
取保候审期有多久

一、取保候审期有多久

据我国法律法规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取保候审属于一项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强制性措施。在遵守相关法律条例的基础上,若案件的性质相对较为单纯,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较低,以及犯罪嫌疑人对于社会的危害性较小等条件符合时,往往会被考虑采用取保候审这一措施。在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间内,犯罪嫌疑人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未经执行机构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其居住地所在的市、县范围;如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有所变更,应在24小时之内向执行机构进行汇报;在接到传唤通知后,应立即前往指定地点接受调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要经过什么程序

在实施取保候审方面,需要遵循如下的复杂流程:

首先,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数亲属,或者是由被告人聘请的律师,都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接着,公安机关、检察院以及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之后,应当于七日内以书面方式做出是否同意的回复。

而在正式实施取保候审的时候,需要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展示取保候审决定书,同时要求其本人亲自签收或者加盖印章,以便告知他在接受取保候审期间所要遵守的各项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明文规定,对于具有下列这些情况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一)预计可能会判处管制拘役或单处附加刑的;

(二)预计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但是通过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导致社会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后手机会被监听吗

在实施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关于手机是否会被监管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事例的详细情况以及侦查工作所需。通常而言,当办案机关基于有效收集与事例相关关键性证据,或者存在可能对侦查造成阻碍的风险因素等考虑,并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程序进行审查批准之后,才可对取保候审人的手机进行必要的监控。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属于强制性的手段,而需综合评估事例性质、证据情况及其他诸多因素来最终决定。在此过程中,被取保候审人有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包括不得干扰证人作证、销毁或篡改证据等行为。如若违反相关规定,则有可能导致其已获得的取保候审资格遭到撤销。

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为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针对案情简单、罪行轻、社会危害小的嫌疑人,常采用此措施。期间,嫌疑人须守规,不得擅离居地,变更信息需24小时内报告,并随时应传讯到场。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