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程序包括什么
有关劳动争端处理的基本运行程序主要包含四个重要环节:即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在这些步骤中,协商作为开启的首个阶段,通常意味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彼此之间通过直接而深入的对话,尝试着自发地找到相互都能接受的冲突解决方案;接下来,若双方无法自主达成共识,那么调解的介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在第三方力量的推动之下,力求促成对立双方达成友好的妥协与和解协议;随之而来的仲裁程序,往往被视为更为正规化和严格化的方式,即由专门设立的劳动仲裁机构依法律规定来进行最后的裁定;假如对于仲裁的结论持有异议,或者仲裁机关为了某种原因无法对案件进行审理,那么当事人便有权利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
在针对劳动纠纷展开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由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其次,可以邀请相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或其中一方对此不满意,则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以仲裁解决该项争议;
最后,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的一方可依法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
对于劳务纷争的处理路径大致囊括了协商流程,调解流程以及仲裁流程与诉讼流程。
首先,协商环节是通过双方自愿互谅来达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调解阶段可以选择向所属企业的劳动纷争调解机构,或者依法成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提出申请以得到协助;接下来的仲裁流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义务前置性步骤,待当事人得知自身权益遭受侵害后,有权于一年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至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诉处理;通常情况下,仲裁裁决需要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的四十五个自然日内完成;若对仲裁结果持有异议,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但请注意,并非所有的案件都适用于一裁终局制度,即用人单位并没有直接权利用人提起上诉机制,而仅限于劳动者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时才能提起诉讼。
劳动争端处理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环节。首先,双方尝试协商解决问题;若不成,需调解介入,由第三方促进和解。如仍无共识,仲裁机构依法作出裁决。若对仲裁不服或仲裁不能审理,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