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肇事逃逸认定条件是什么

肇事逃逸认定条件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5 · 1912人看过
导读: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肇事者明知事故发生,却故意逃离现场;自己认为无责,快速离开现场;酒后或无证驾驶,报警后仍离车逃离;未报警私自带伤者去医院,然后离开;或提供虚假信息后离院。这些行为都属于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认定条件是什么

一、肇事逃逸认定条件是什么

关于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肇事者必须明确知晓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以逃避事故现场;

其次,如果肇事者自认为并无任何事故责任,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驾驶车辆迅速驶离事故现场;

此外,如果肇事者存在诸如酒后驾驶以及无证驾驶等可疑因素,即使在报警之后,也未能履行现场等待处理的义务,而是选择弃车离开事故现场,然后再返回;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肇事者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是却未进行报警,同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

最后,如果肇事者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但是在为受伤人员或其家属提供虚假姓名、虚假地址以及虚假联系方式后便自行离去,这同样可以被视为肇事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肇事逃逸认定书是否需要双方双方签字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需由双方共同签署认可。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案发当时的具体情况,包括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和具体的检验、鉴定结论等信息,及时制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以作为后续处理该起交通事故的法定证据

这份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必须记载交通事故的基本事项、成因以及当事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并且须将该文书送达到各方当事人手中。

此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已经勘查过现场的交通事故案件,自勘查现场之日开始起算,在第10个工作日内完成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工作;

若涉案的车辆或物品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程序的话,亦应在检验、鉴定报告出具之日起第五个工作日之内制作完成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三、肇事逃逸认定流程是什么

对肇事逃逸进行认定的流程,往往包含有如下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他们将对事故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勘查,同时收集各类相关证据,例如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目击证人的证言等等。

接着,他们会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涉事人员的详细信息以及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

随后,他们会着重关注是否存在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跑的行为。

若发现有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现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是却没有及时报案并且无故离开医院、虽然报了案但是在接受调查期间却选择逃匿等情况,那么这些当事人将会被视为具有逃逸的嫌疑。

最后,根据所掌握的各类证据和情况,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对肇事逃逸做出准确的认定。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认定肇事逃逸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以确凿的证据作为支撑,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包括:肇事者明知事故发生,却故意逃离现场;自认无责快速离场;酒后或无证驾驶后,报警后仍离车逃离;未报警私自带伤者去医院后离开;或提供虚假信息后离院。这些行为均构成肇事逃逸。

网站地图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