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立案的标准怎么界定

诈骗立案的标准怎么界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1 · 1921人看过
导读:诈骗立案标准涉及金额和情节,三千到一万可立案,特殊群体减半。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手段对不特定人群实施诈骗,信息五千条、电话五百次、网页浏览五千次以上,无论金额多少都可以立案。
诈骗立案的标准怎么界定

一、诈骗立案的标准怎么界定

诈骗案件的立案准则往往依据案情结构与犯罪款规模进行考量。

通常来讲,若诈骗对象为公私财产且涉案金达到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便可被刑事立案并追究法律责任。

然而,对于部分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或重症患者等,其诈骗金可酌情减半后再行立案。

此外,倘若行为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拨打电话、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群实施诈骗,由于涉案金难以查证,故只需发送诈骗信息达五千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超过五百人次,或者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积达五千次以上,亦应予以立案侦查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较大”、“数巨大”、“数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诈骗立案的金额是多少

关于诈骗案件中涉及到的立案金额标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为:

若属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其实际价值需在三千元人民币以上方可视为达到立案标准

所谓诈骗罪,即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运用虚构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从而获取了数额较大公私财务的犯罪行为

对于犯罪嫌疑人,根据其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及数额大小,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会被判处罚款;

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则可判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立案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涉及诈骗罪名的初步立案通常会具备如下几个要点,缺一不可:第一,涉案人员必须有明显的、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意图的主观恶意;其次,他们需要实施了足以引发他人错误认知并导致财产损失的诈骗行为,举个例子就是捏造虚假事实或者对真实情况进行刻意隐瞒等行径;再者,受害者需因为上述的欺骗而产生了误解,进而对自身所拥有的财产做出了不当的处置;最后,诈骗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

在我国现行法例之下,一般而言,诈骗公共或私人财物的涉案金额若能达到人民币三千元及以上即可触发刑事立案以及调查取证的必要程序。

此外,还需要有相关的证据材料作为支撑,例如受害者的陈述、书面文件、实物证据、目击证人的证词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证实诈骗行为的确切存在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类型的事例可能会由于其各自的特殊性而对应着差异化的立案标准和条件。

诈骗立案标准基于案情与金,公私财产损失达三千至一万可立案。对特殊群体如老弱病残等,金减半考虑。利用短信、电话、网络等媒介对不特定人群诈骗,无论金,信息五千条、电话五百次或网页浏览五千次以上即立案。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