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劫罪认定量刑标准是多少
抢劫罪乃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刑事犯罪行为。
通常情况下,对于实施了诸如使用暴力手段、以威胁方式以及其他非法途径,对公众或私人财产进行霸占、剥夺的行为,法律将对此类罪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
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状况,例如犯罪分子进入住户内进行抢劫;
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
霸占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实施多次抢劫行为或者累计涉案金额较大;
造成他人人身伤害乃至死亡;
假扮军人或警察从事抢劫活动;
携带武器进行抢劫;
霸占军事用品或者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所使用的救援物资等等,这些情况都将被视为情节特别恶劣,法律将对此类罪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还需要缴纳罚金或者没收其全部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认定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罪行所涉侵权的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及相关联的公民人身权益,属于一种多重性客体。
具体来讲,抢劫罪的侵害对象既包括国家、集体、以及个人所有的各类财物,同时也包含他人的人身权利。
然而,对于抢劫方而言,他们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侵占财物,进而侵犯人身权利,这仅仅是实现此目的的一个必要手段而已。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考量,我国立法机构将抢劫罪归类在了侵犯财产罪这一章节中。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本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行为主体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管理者或保护者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对人身进行强制的措施,并迅速地攫取财物或者强逼被害人立刻交付财物。
这种即时对受害人身体施加强制的犯罪方式,乃是抢劫罪最为核心的特质,也是它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以及敲诈勒索罪相区分的关键所在。
最后,从主观层面上来看,本罪行的罪犯通常存在直接的故意,并且怀有侵吞公私财物的意图,换句话说,如果此类行为人仅是为了夺回自身被欺骗或丧失的财物,而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那么便不能构成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三、抢劫罪认定了吗
在确定抢劫罪这一刑事犯罪时,我们需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普遍而言,若某人出于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不当手段,迅速地从其所有权人和财产保管者手中强取财产,便有可能被认定为参与了抢劫行为,从而触犯刑法。其中,“当场”实施暴力或胁迫行动是此类行为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另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意图应当确切无疑。例如,如果仅仅为了恐吓他人却并无占据相应财产的打算,那么这样的行为不太可能会被视为抢劫罪。此外,如行为人所施加的暴力程度有限,无法使受害方完全失去反抗能力,又或是其获取财产的方式并不属于上述强制性的手段范围内,都有可能导致其犯罪行为最终不被认定为抢劫罪。至于具体事例中,哪些情况应予何种犯罪认定,则需依循案情的实际状况与提供的相关证据,由国家司法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做出权威判断。
抢劫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并罚金。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金融机构、多次或数额大、伤人致死、冒充军警、持枪抢劫、抢军用物资等情节恶劣,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