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证据的法律属性有哪些
刑事案件证据的法律特征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在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中,所谓的证据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合法性、客观性以及关联性。合法性是指从规范角度出发观察证据取得的主体、方式以及证据的特定格式,都必须严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客观性则是从主观经验的角度来看,证据应当是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素材;
至于关联性,则是指从逻辑层面分析,证据与待证明的事实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二、刑事案件证据不足能起诉吗
的确如此。
在刑事诉讼程序之中,倘若证据缺失或不足,法院仍然具备下达判决的权力。
然而,此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如果缺乏足够的证据无法证明被告人有罪,则应判定证据不足,犯罪指控不能成立,从而出具无罪判决书。
通常情况下,在被告发表完最终陈述之后,审判长会宣布暂时休庭,法院将会设立专门的合议庭对此案进行详细讨论和评议,然后根据已经核实清楚的事实、相关的证据以及适应的法律规定,依次作出相应的判决结果。
对于刑事案件中的证据问题,应该视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侦查部门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认为证据不足时,将会直接取消此案;
而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亦可能会建议警方撤销案件,或者经由自己的判断直接做出不起诉决定。
再者就是在法院审理阶段,法院有权作出无罪判决的裁决。
总的来说,一般的刑事案件通常会经历三个过程,分别为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及审判阶段。
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发现并报告犯罪行为或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实名或匿名地反映或举报。
至于受害人方面,若其受到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犯罪行为或犯罪嫌疑人的影响,同样拥有向上述相关机构报案或控告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刑事案件证人拒不出庭怎么办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人负有出庭作证的责任和义务。若证人拒绝出席庭审,将会受到如下潜在的影响:首先,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令其现身法庭;其次,对于无正当理由且拒绝出庭或出庭后拒绝提供证词的证人,将面临被警告乃至处以10日内的行政拘留的处罚。值得强调的是,证人为履行出庭作证职责而产生的出行、居住、餐饮等必需开支以及因滞留而产生的工资损失,都将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若证人确实难以亲自出庭,则可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由法院进行仔细审核并决定是否予以批准。总的来说,证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尽职尽责地履行作证义务,维护司法公正的神圣地位。
刑事案件证据的法律特征包括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合法性指证据取得主体、方式和格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客观性指证据能真实反映客观事实;关联性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存在实质性逻辑联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