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诉讼要件有哪些
虚假诉讼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虚假诉讼罪主要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该行为人通过捏造并宣称真实存在的事实,以此达到阻碍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甚至对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这一犯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破坏法律秩序,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其核心构成要件如下所述:
首先,我们从犯罪客体来看,当被确认为构成该罪行时,其侵犯的客体不仅仅局限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及公序良俗,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虚假诉讼的参与者往往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形成的同盟关系,他们的攻击对象并非是与之对抗的另一方当事人,而是那些无辜的第三方受害者。
其次,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本罪行的实施方式主要表现在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他们通过合谋编造虚假的事实和证据,然后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利用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非法占有或损害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或权益。
再次,从犯罪主体角度来看,本罪行的实施主体可以是任何单位或个人,只要他们的行为符合上述犯罪构成要件,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虚假诉讼罪的实施者。
最后,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本罪行的实施者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司法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仍然选择这样做。
关于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他人的行为导致人民法院必须进行开庭审理,从而干扰到正常的司法活动时;
其次,如果有人故意使人民法院根据捏造的事实做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是对基于捏造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进行立案执行的话;
最后,如果某人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话,那么这些都将被视为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虚假诉讼要负刑事责任吗
当事人实施虚假诉讼行为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因其损害了司法秩序。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定,虚假诉讼罪是一种行为型犯罪,只要行为者出于故意,使用捏造的事实来提起民事诉讼,从而对司法秩序造成干扰或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的,那么即构成此类犯罪,应当依法予以立案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于触犯本罪的被告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并且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情节严重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同时也会被处以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三、虚假诉讼要判多少年
虚假诉讼罪的刑罚裁量需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具体分析与判断。凡是用虚构的事实缔结民事诉讼,从而妨碍了司法秩序或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罚,同时还要处以罚金;倘若情节严重至极,则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并且仍需缴纳罚金。在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我们会主要参考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虚假诉讼行为发生的次数及规模的大小、所引发的后果程度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诸多要素。譬如说,如果行为人频繁地从事虚假诉讼活动,或者涉及的事例金额极为庞大,以至于给他人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等等,那么这些都有可能被认为是情节严重的情形。然而,实际的刑罚裁量却是需要基于全案的证据资料和事实真相,经由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后作出判决。
虚假诉讼罪指行为人捏造事实,妨碍司法程序,损害他人权益。侵犯司法机关活动、公序良俗和他人权益。实施方式是双方串通,编造虚假事实,利用法院权力侵害财产或权益。主体为任何单位或个人,需故意实施。立案标准包括干扰司法活动、基于捏造事实裁判或执行,以及多次提起虚假诉讼。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