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刑事拘留要被判刑吗
依照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凡年龄在17岁至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若因涉嫌违法行为而遭公安机关拘捕,其是否会面临审判及量刑,这将取决于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事实。如果的确构成犯罪,那么势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并可能被判刑罚,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对于这类未成年罪犯,法律通常会给予适当的宽大处理或减轻其刑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未成年刑事拘留一个月有案底吗
对于涉及未成年的拘留行为,将会产生案底之记录。
此处所谓“案底”通常意为相关文件留档,然而若涉事者在实施犯罪时未满十八岁,并最终被判刑罚在五年以下,那么此类案底将得到密封保存。
关于案底,亦称之为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这在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中主要指有过触犯刑法之前科的资料记录,而这类犯罪记录则一般保存在公安部门和相关国家机关。
其次,我们来解析一下拘役从法律角度所具有的特点。
拘役是一种短期的自由刑。
拘役的服刑时间最短不少于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因此,拘役被视为国务院对罪犯实施关押以及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当中最为轻微的一种。
拘役主要针对那些虽然罪行较为轻微却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值得注意的是,拘役作为一种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其程度相较管制显然更为严厉。
原因在于,拘役对于犯罪者的自由权有着较重的限制,与管制有着显著的区分。
鉴于拘役作为一种刑罚方式,故它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在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适用依据、适用程序、适用期限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
最后,我们要讲到的是拘役的执行地点。
根据规定,拘役应由公安机关在其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机构内进行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受刑人员每月可获得回家一至两天的权利;
如有参与劳动的情况,还可酌情给予适当的薪资待遇。《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流程是怎么走的
涉及未成年犯人的刑事诉讼程序大致如下:首先,公安机关收到受害人和相关人员的报案,就会开始展开调查,以期明确事件的过程和真相;其次,由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案件的各个环节并决定是否起诉,这被称为“审查起诉”阶段;最后,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和裁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例如为他们指派辩护律师,并通知法定代理人出席庭审等。在法庭审判期间,我们会依据未成年人的实际年龄、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依法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对于那些犯罪情节相对轻微的未成年人,我们有可能会考虑适用缓刑或者其他非监禁刑罚。在案件宣判之后,我们还会对涉案的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帮教和矫正服务,协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17至18岁的未成年人若因违法被拘捕,是否受审与量刑取决于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将受法律制裁,可能面临刑罚。然而,对这类未成年罪犯,法律常给予宽大处理或减轻刑责,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与关怀。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