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判几年
致人故意伤害罪的刑罚裁量应根据受害者所受到伤害的程度及行凶者的年龄加以判定。针对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除非触犯了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实施强暴性行为、进行抢劫财物、纵火焚烧等极其严重的罪行,否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若涉及到故意伤害案件,通常情况下会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
至于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应对自己的故意伤害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审判过程中,法院会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以及是否真心悔过这两个重要因素,从而给予较成年人更为轻微的刑罚。关于具体的刑期,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要判多久呢
在关于故意伤害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警方提供的伤情鉴定结论将被作为启动司法程序和确定应受法律制裁程度的重要依据。
一旦鉴定结果显示受害者所受到的损害达到了轻伤级别,依据现行相关法规,施害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
而对于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则需接受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惩处。
具体来说,1、如犯罪行为人事发时年龄低于14周岁,法律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义务。
2、若涉事人员年满14周岁且未超过16周岁,蓄意对他人进行重大的人身伤害无论是企图致其重伤还是导致其死亡,都需要负刑事责任。
3、对于已经年满16周岁的人群,无论其所实施的犯罪性质如何,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刑事追责。
4、对于年满14周岁但尚未满18周岁的涉事人员,根据相关规定,他们在犯罪后应得到宽大处理,即从轻或减轻刑罚处分。
5、如果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为16周岁以下,并且由于年龄原因未能接受刑事处罚,那么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合法监护人有责任代替受过刑事处罚,并有义务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当地政府亦有权对这些可能对社会构成危险因素的人员进行临时性收容教养。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尽管可能触碰故意伤害法律红线,却依然可以因其尚属法定年龄范畴内,享有从轻或减轻刑罚的权利。《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未成年人故意犯罪怎么判
针对未满成年年纪的人士实施故意犯罪行为所可能产生的判决结果,需要进行全方位且全面性的考量。根据中国现行的刑法法律体系,年满十二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外出于故意犯罪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会被诉诸于刑事审判程序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对于那些年龄已经超过十二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四周岁的青少年,如果他们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恶性犯罪活动中导致他人死亡或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留下严重残疾,并且其行为情节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严格审核和批准后,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样地,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但尚不足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如果他们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犯罪行为中涉及到相关罪名,也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然而,对于这些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我们仍然应该采取宽大处理的政策,即在量刑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未成年人在整个事例中的认罪态度、悔过表现等多个因素。
致人故意伤害罪的刑罚应根据受害程度及行凶者年龄判定。未满16岁者除严重罪行外,通常轻判;16岁以上者则须承担刑责,但法院会考虑年龄及悔过态度,给予较轻刑罚。具体刑期参照《刑法》第十七条及相关司法解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