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时效期几年

取保候审时效期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035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明确规定,被批准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其最长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整整12个月。在这段时期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应对相关案件开展深入的调查取证工作,以完成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等司法程序。若确有必要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则必须在原有的期限届满之前,依法作出相应的决定并予以执行。
取保候审时效期几年

一、取保候审时效期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规定,对于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而言,其在取保候审期间所经历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负责调查该案的公检法三家机构应持续地进行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及最终的审理工作。如若需要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则需在截至日期前提交相关申请并得到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一般开庭前几天收押

在当代的刑事司法程序中,取保候审乃是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实施的一项重要刑事强制手段,这些受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或者被告倘若最终被判定为有罪,他们仍将面临着来自法院的法律惩罚。

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经由法院认定不可适用缓刑的取保候审被告人可能会于法庭审理后立即遭到逮捕,进而陷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结束后即遭羁押的是非之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有工作会怎么判

取保候审制度本身与最终的司法判决没有必然且直接的关联性。这点我们理应明确,因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取保候审仅仅是一种特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手段而非对事例作出明确判断的象征或标志。而司法判决,它的最终落锤定音取决于多个层面和因素的复杂作用,从事例之间的真实情况到证明其正确性的证据,乃至法律条文的细节都有所涉及。因此,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已经找到工作并且在工作期间遵守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这对于最终判决并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若某个人在工作中的职务或活动涉嫌违法犯罪,甚至对法律有违背之举,那么此类状况很可能对他的量刑判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法院进行判决的过程中,他们会全面权衡考虑犯罪行为的本质特性、情节轻重、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被告人是否真诚承认罪责、是否主动坦白或提供揭发他人的事实等等多种情节,然后才能做出公正而合理的审判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规定,对于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而言,其在取保候审期间所经历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负责调查该案的公检法三家机构应持续地进行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及最终的审理工作。如若需要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则需在截至日期前提交相关申请并得到批准。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12次阅读
  • 取保候审期限定为十二个月。期间,当事人需遵守规定,不得干扰案件调查、指控和审判。若司法机关判定当事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解除程序须及时通知当事人及相关机构,确保信息透明。
    2024-07-10 1429次阅读
  • 377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实施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自取保候审的决定正式施行的那一日起,开始计算相应的期限。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三方机构共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之时,应当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自提交保证人或者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作为担保。当决定机关做出取保候审的决定时,必须明确具体的取保候审期限。
    2024-08-13 1116次阅读
  • 468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时限通常不得超出十二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如需延长该期限,须事先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批准。在此期间内,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均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及纪律要求,且始终保持对司法机关传讯的随时响应能力。
    2024-07-10 978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我国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超12个月,为刑事诉讼基本强制手段。 司法实践中,时间据案情定,综合考虑罪责、社会危害、案件复杂度及侦查进展。 违反规定如擅离居地、变更信息未报等,执行机关可没收保证金,并视情责令反省、重缴保证金、换担保人或改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逮捕。
    2024-09-02 1279次阅读
  • 463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醉酒驾驶嫌疑人的保释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间,案件调查、起诉和审判不得中断。若不再追究责任或保释期满,应即刻解除保释。保释期长短视案件具体情况和司法程序而定,但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间限制。
    2024-07-10 119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