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无效的借款合同可否转让

无效的借款合同可否转让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439人看过
导读: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五百四十五条之规定,我们可以得知此种情况下的债务转移并不涉及到原有的债权合同本身的变更或撤销,而仅仅是对债权的一种间接转让行为,即将原本由债权人所持有的针对债务人的债权让与第三方获取。鉴于无效的借款合同自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应,因此它无法被视为可以被债权转让的合法标的物。
无效的借款合同可否转让

一、无效的借款合同可否转让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明确指出,债权转让并非债权合同本体之转让,而仅为债权之转让,亦即债权人将其对于债务人的特定债权转让予他人。由于无效的借款合同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所赋予的有效性,故此种情况下并不能成为债权转让的标的物。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必须以合法有效的债权为对象,无效债权由于缺乏法律认可的生效要件,无从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让活动。因此,无效的借款合同是绝对禁止转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无效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以下为借款合同可能被撤销的情况:

(1)涉及非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精神障碍的自然人签订的借贷合约;

(2)在实际业务中借款方与出借方出于不真实意愿而签订的有关借款的合同内容;

(3)涉及违反国内相关法律、行政规章典章以及公序良俗原则所约定的借款协议条款;

(4)借款合同的各方当事人生产恶意串谋,并由此引发了对其他当事人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侵害现象。《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三、无效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在法律领域中,我们可以将无效的借款合同归结为七种情况:首先是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再次转贷给借款人,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行为需发生在上个环节中的借款人已经事先明知或有足够理由去相信这一事实;其次是从其他公司或者员工筹措到资金,然后再次转贷给借款人以获取利润,同样这种行为要求前述的借款人在事前就已经知晓或者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这一事实;再者,如果出借方在事前已经了解或者应该了解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是用于非法活动或者犯罪行为,但仍然提供了借款,那么这样的借款合同也是无效的;此外,如果借款合同的签订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那么它也会被认定为无效;同时,倘若借款合同的主体缺乏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该合同也将被视为无效;最后,如果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的行为,那么这样的借款合同也将被视为无效。

总的来说,对于借款合同的效力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做出全面的判断。

《民法典》第545条指出,债权转让限于债权本身,而非合同整体。无效借款合同无法律效力,不可作为债权转让标的。债权转让需基于合法有效债权,无效债权因缺乏法律认可,禁止转让。故无效借款合同禁止转让。

网站地图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