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款合同的诉讼主体是谁

借款合同的诉讼主体是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9 · 1230人看过
导读:关于借款合同的打官司来说,主要就是找谁当原告、谁当被告。原告,通常情况下就是跟这笔借款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那个,比如贷款人或者借款人自己。至于被告,那这个人就得是跟借款合同相关的对方,比如说如果你是贷款人的话,那么被告可能就是借款人了。然后,你得提出个明确的要求来,比如要求他还钱什么的;还有这个案子要法院能判才行。
借款合同的诉讼主体是谁

一、借款合同诉讼主体是谁

借贷合同纠纷所涉的诉讼程序中,主要涉及到原告以及被告两个关键角色。原告的定义通常为直接受借款合同影响并与其存在法律利益关联的个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机构,即借贷双方中的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而被告则是借款合同的相对方,其身份可能是借款人亦或是出借人。

此外,诉讼请求以及相关的事实、依据都需尽可能详尽准确地提出,并且该案情必须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的法定范畴及管辖权规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借贷合同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为原告和被告,只有当他们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才具备提起诉讼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起算

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计,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其应自权利人得以知晓或理应得知自己权益遭受损害及义务人由谁构成之日起开始计算。

对于借款合同这一类的纠纷案件,其中所涉及到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可做出如下详细分类:

首先,如果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合同中对履行期限进行了明确约定,而违约方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履行债务的话,则该诉讼时效期间应该正是从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其次,若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并未在合同中注明履行期限,但如能够合理推断出该履行期限,那么该诉讼时效期间便应从相应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再者,若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任何履行期限,而且也无法确定具体的履行期限,此时,诉讼时效期间就应该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最后,倘若债权人在首次向债务人表明权益受损时,对方已明确表示拒绝履行相关义务,那么该诉讼时效期间也应从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借款合同的违约金如何约定赔偿

在涉及借贷交易的相关借款合同中,有关违约金的相关条款设置必须紧扣公正与合理性这一基本原则进行设定。通常情况下,关于违约金的设定存在着两种可行方式:首先,可以直接约定具体的固定数额;其次,亦可选择按照特定比例来进行计算。在就固定数额进行约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借款的实际金额以及违约行为可能给对方带来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的因素,谨防过高或者过低的失衡问题。一旦约定数额过高,很可能会面临法院不予认定的法律风险;而如果约定数额过低,又无法有效地填补对方所遭受的实际损失。至于按照比例进行计算的方式,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尚未偿还的借款金额作为基数,乘以一个特定的比例。然而,这个比例同样要具备合理性,通常建议将其控制在造成损失总数的30%以内为宜。值得一提的是,当约定的违约金远超于违约行为所导致的损失总额时,合同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适度降低;反之,若是违约金过低,未能达到弥补损失之目的,那么当事人则可以提出相应的增额请求。总而言之,在设定违约金条款时,我们应当始终秉持公正原则,同时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及可预见性。

在借贷合同纠纷诉讼中,原告指受借款合同直接影响、与其有法律利益关系的个人、法人或组织,即借款人或出借人。被告则是借款合同的相对方,可能是借款人或出借人。双方为主要诉讼角色。

网站地图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