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贿罪共犯怎么量罪定罪
对于受贿罪中共同犯罪人的量刑定性,必须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各种相关因素。首要的要素便是被告人在整个受贿犯罪行为中所发挥的角色和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如果相关被告在案件中扮演了主导性的角色,那么他便很可能被视为主谋者,并承受较为严峻的刑事制裁力度;反之,如果其仅仅是处于从属或协助地位,则有可能被认定为共犯,依法律规定可获得相应的从轻、减轻甚至免予处罚。
此外,受贿金额亦是衡量犯罪情节轻重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受贿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当受贿金额进一步扩大或者出现其他更为恶劣的情况时,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而当受贿金额达到极其庞大的地步或者涉及到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时,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样也需要缴纳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最为极端的情况下,即受贿金额特别巨大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时,相关被告将面临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还需没收全部个人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二、受贿罪共犯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首先,在这些犯罪案件中的主体,通常至少会涉及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作为一种典型的职务犯罪,其主要的侵害对象便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优良道德操守,此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严格的特定犯罪,无法被一般的公民或法人所实施或承担。
此外,这个犯罪行为的主导者可以是两名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由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组成的团伙。
再者,所有参与受贿罪犯罪活动的主体,其侵犯的客体都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规范。
依照犯罪学理论,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刑法规范的遵守和这是受贿罪最为核心、也是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犯罪者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他们自身并无任何形式的职位优势可供利用,无法直接侵蚀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纯洁性。
然而,他们在共同参与受贿的犯罪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教导、协助或其他相关行动——实际上正是他们与国家工作人员联手、借助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影响力来完成。
因此,无论在受贿罪的犯罪案子中,罪犯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所针对的攻击客体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国家的廉政制度。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是犯罪者的主观心理状态。
几乎无需赘述,受贿罪的犯罪分子都有强烈的共同犯罪意图,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还体现在对犯罪行为的认识以及实施犯罪的动机与目的上。
最后,从客观角度来看,犯罪者们的行为习惯显然是多样且互相支持和配合的。
在受贿罪共同犯罪的情况里,犯罪主体之间很可能有着明确的分工协作原则,他们并不只是简单的参与其中,更象是在共同完成一场精密的犯罪剧本,通过展现出各种多样化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他们的贪婪欲望。《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三、受贿罪共犯问题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受贿罪的共犯主要指那些并非为国家工作出力的个人与正在履行公职义务的公务人员相互勾结,实施共同受贿行为的事例。在界定受贿罪共犯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明确双方是否存在着共同的受贿意图以及共同的受贿行动。这种共同的意图通常体现为双方对于借助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来获取利益这一行为有着明确的共识。而共同的行动则往往体现为双方在犯罪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方通过职务之便为他人牟利,而另一方则负责收取相关的财物等等。在实际的事例处理中,我们需要全面地考虑到双方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犯意联络方式、以及他们在整个受贿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在受贿行为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发挥了教唆、协助等重要作用,那么他/她也有可能被判定为共犯。此外,对于共犯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大小,将会依据他们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划分。
受贿罪共犯量刑需综合考虑角色、努力程度及受贿金额。主导者严惩,从犯从轻。金额大、情节重者,刑责递增,从三年以下至死刑不等,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视经济损失严重程度而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