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期满怎么判断

取保候审期满怎么判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10 · 1743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期满得看当初公检法规定的期限到没到,通常最长不超 12 个月。期限快到了,要是案子还在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相关机关会依情况做决定。要是案子已侦查完、审查起诉完或审判结束,取保候审就会结束。要是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规定,没新违法犯罪行为,期满后一般会解除这措施。
取保候审期满怎么判断

一、取保候审期满怎么判断

取保候审有期限规定,依公安、检察院或法院设定,最长不超 12 个月。期限将至若案件在侦查、起诉、审判,相关部门依情况决定。若侦查终结审查起诉完成或审理结束,取保候审终止。被保释人期间守法守规,考核达标,期限届满则取保候审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去外市

在被取保候审期间,普遍来说应没有执行机构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在的城市或者县级区域。然而,若遇到特定状况或需求需要前往其他城市,这便需要向执行机构提交相关申请并且获批之后方能出行。反之,若在未经获批的情况下擅自离境,将会面临相应的处罚,比如取消原有的取保候审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取保候审期间谁来执行财产

在接受取保候审的过程中,被取保候审人员的财产通常都将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严密监管。公安部门将依据法律法规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财富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以确保他们不会违背取保候审相关条例中的要求。例如,防止被取保候审人员利用各种方式如资产转移、藏匿等来规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取保候审期满的判断主要看当初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法院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限是否届满。一般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在期限即将届满时,如果案件仍在侦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相关机关会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作出决定。如果案件已经侦查终结、审查起诉完毕或者审判结束,取保候审也会相应结束。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没有新的违法犯罪行为,期满后通常会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52次阅读
  •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针对刑期的判定标准并不能单纯依赖于取保候审的执行状况。而需要根据诸多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评估案情,包括实际犯罪行为、确凿的证据、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社会危害性等等多个维度的因素。当犯罪事实清晰、证据确凿且分量充足之时,法院将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对此类案件进行审判和司法裁决,确定罪名与量刑标准。
    2024-09-05 1394次阅读
  • 2024.07.02 1158次阅读
  • 483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对定罪的嫌犯或被告的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当此期限临近结束时,公检法机构须立即终止取保候审措施,恢复嫌犯或被告的自由。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
    2024-07-10 1362次阅读
  • 2024.09.22 1569次阅读
  • 458次阅读
  •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通常情况下是不存在自动续期的可能性的。若案件尚未侦查完毕,且仍需进行取保候审的,必须对现行的取保候审决定予以重新评估并进行调整。取保候审的延续与否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专业判断。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新的证据或者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足以证明有必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那么通常会选择不再续期。
    2024-09-16 847次阅读
  • 2024.10.13 1975次阅读
  • 33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