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刑事拘留在哪里

交通肇事刑事拘留在哪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11 · 1547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中涉嫌犯罪的受案者,一般会被关在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看守所。公安机关会在 24 小时内把通知送到家属手里,还会把拘留证给家属看。被拘留的人要在 24 小时内被送去看守所,除非有特殊情况影响侦查,不然家属 24 小时内就能接到通知。等妨碍侦查的情况没了,公安机关会马上告诉家属。
交通肇事刑事拘留在哪里

一、交通肇事刑事拘留在哪里

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并因此而遭致刑事拘留的受案者,通常情况下会被收押于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所设的看守所之内。

看守所是为羁押依法被逮捕以及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们设立的专门机构。

当犯罪嫌疑人遭受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将会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其家属相关事宜。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任务时,必须向当事人出示拘留证

在完成拘留手续之后,公安机关应立即将被拘留人员送往看守所进行羁押,最晚不得超过24小时。

除非存在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可能妨碍侦查工作的特殊情况外,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待上述妨碍侦查的情况消除之后,公安机关也应立即告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借钱不还已经八年了怎么办

为了妥善处理长久未能偿还的债务问题,我们可以遵循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建议您积极与欠债人探讨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接下来,若以上尝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您可着手搜集相关证据材料(例如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凭证等),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请求;

最后,倘若在判决书正式生效之后,欠债人仍然拒绝履行还款义务,那么您有权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在此需要特别提醒您的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但在特殊情况下,该时效可能会被中断或者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借钱不还已经5年了怎么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之明确规定,诉讼时效期限设定为三年,自权益方知悉或应当得知自身权益遭受损害及义务人之际开始计算。若借贷事项发生逾期已达五年之久,远超法定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在此情况之下,人民法院通常将不再予以法律保护。

然而,对于权益方是否存有特殊事由,可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延长时效期限。

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权益方应尽快采取法律措施,例如收集相关证据、发起诉讼等方式,以证实借贷事实及其债务人的偿还责任。倘若权益方能证明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或其他法律所规定的特殊情形,法院或许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延长诉讼时效期限的决定。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若诉讼时效期限已过三年,权益方应尽早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协助,以便了解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或其他特殊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交通事故中涉嫌犯罪的受案者,通常会被拘留在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看守所。

公安机关会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家属,并出示拘留证。

被拘留人员需在24小时内被送往看守所,除非特殊情况妨碍侦查,否则家属会在24小时内得到通知。

待妨碍侦查的情况消除后,公安机关会立即告知家属。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 484次阅读
  • 在交通事故中涉嫌犯罪的受案者,通常会被拘留在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看守所。 公安机关会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家属,并出示拘留证。 被拘留人员需在24小时内被送往看守所,除非特殊情况妨碍侦查,否则家属会在24小时内得到通知。 待妨碍侦查的情况消除后,公安机关会立即告知家属。
    2024-09-06 1255次阅读
  • 2024.02.23 1793次阅读
  • 332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公安机关可在嫌疑人预谋犯罪、企图逃逸或毁灭证据等情况下先行扣押。此举常在拘押场所执行,具体操作需结合案件侦查和嫌疑人情况综合判断。
    2024-09-06 1394次阅读
  • 2024.02.24 2288次阅读
  • 48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明文规定,交通肇事行为人所应负之刑事法律责任与其本人是否留守原居地农村并无直接关联性。本法条款主要针对的是因交通运输违规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需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人,包括规定有期徒刑、拘役等具体量刑条款,并且在特定情况下,还将加重其刑罚力度。因此,交通肇事者本身是否依然居住于原居地农村环境,不会影响到其须承担的刑事责任。
    2024-09-09 817次阅读
  • 2024.09.23 1526次阅读
  • 442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