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未成年犯罪有哪些方面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议题,其解决方案需涵盖多种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层面:
第一,家庭预防方面: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为首要之责,他们有义务并应当积极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
其次,在学校层面:各中小学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在校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法制观念的灌输,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此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最后,社会预防层面:整个社会都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力度,对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防青少年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预防未成年犯罪有哪些
防止青少年犯罪需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家庭要给予关怀并以身作则;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和行为。社会要营造好氛围降低不良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等监护人要承担直接责任,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家教观念,培养良好品德。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三、预谋抢劫罪未遂判多久缓刑
谋定而后动的抢劫未遂案件的刑罚评定以及缓刑适用
关于抢劫罪未遂是否能够被判处缓刑的问题,需要具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在满足缓刑适用条件的前提下,由司法机关经法定程序可以依法对行为人判处缓刑。关于适用缓刑的具体规定如下: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必须满足在犯罪程度相对轻微的同时具备悔罪表现这两个条件时,才可由审判机关作出减刑的决定。
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年龄未满十八周岁、正值孕期或已届七十五岁高龄的人员,不论其所犯何罪,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都应依法宣判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家庭应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学校应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观念,关注心理健康;社会应打造良好环境,政府需严格管理文化市场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