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罪要达到多少次判刑

诽谤罪要达到多少次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22 · 1777人看过
导读:诽谤罪主要看情节严不严重来定罪量刑,跟犯罪次数没啥关系。关键就是故意去编造和传播假消息,把别人的人格给降低了,名誉也弄坏了,还把公众给误导了。判断是不是犯罪以及判多少年的时候,得想想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有多广、对受害者实际造成的伤害有多深。要是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像让人精神失常、自己伤害自己、自杀,或者在网上点击量超过五千次、转发超过五百次,一般就属于情节严重,会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要达到多少次判刑

一、诽谤罪要达到多少次判刑

诽谤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并不取决于其犯罪次数的多寡,而是应基于诽谤行为所涉及情节的严重性而作出判别。

其中,诽谤罪是蓄意杜撰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是通过贬低他人的人格以及损害他人的名誉,从而达到损害或误导公众舆论的目的。

在评断某项特定诽谤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决相应刑期时,常常需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加以考量:这些诽谤行为导致的负面社会影响之程度、信息的广泛传播程度、对受诽谤人产生的实际负面影响等等。

若因为诽谤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精神失常、自残乃至自杀等极端严重的后果,或者这些诽谤信息在网上实际被点击或浏览次数达到了超过五千次,又或被转发次数超过了五百次,那么一般会被认为情节非常严重,进而构成诽谤罪。

二、诽谤罪要达到多少

诽谤罪,系指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通过各种渠道予以传播,以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之目的的犯罪行为

若欲构成此项罪名,需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法定要素:

1.须存在捏造某种虚假事实的行径,换言之,捏造的诽谤他人之内容务必完全属实。

2.须有对捏造事实进行传播扩散的行为。

3.捏造事实所指向的须为特定之人。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其行为必须达致情节严重程度方能构成本罪。

所谓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多次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者;

捏造事实对他人人格及名誉造成严重损害者;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引发恶劣社会影响者;

诽谤他人致使受害人精神失常或者导致受害人自杀等极端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诽谤罪要求被害人在场吗

诽谤罪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第一,其所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类似,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权的侵害;

其次,其犯罪侵害的具体对象为特定自然人;

再次,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达到毁损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目的,实施了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的行为,且该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最后,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此外,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诽谤罪的定罪量刑主要依据情节严重性,而非犯罪次数。

核心在于故意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贬低他人人格,损害名誉,误导公众。

判断犯罪与否及刑期时,需考虑负面社会影响、信息传播范围、对受害者的实际伤害等。

若导致极端严重后果,如精神失常、自残、自杀,或网上点击超五千次、转发超五百次,通常视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303次阅读
  • 判定诽谤罪,不应仅凭数量定夺。 此罪核心在于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事实,旨在贬损他人人格与名誉。 评判时,需综合考量:内容真实性(是否虚构)、行为人意图(是否恶意挑事)及实际损害(是否严重侵害名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判定依据,缺一不可。
    2024-09-18 828次阅读
  • 2024.08.22 1356次阅读
  • 459次阅读
  • 司法实践中,诽谤性虚假信息点击、浏览超5000次或转发超500次,可能追究刑责认定诽谤罪。但判定不仅看这些数值,还应考量诽谤者主观意图、危害结果等多因素。若诽谤严重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如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等,公安机关可依法立案调查。
    2024-09-02 1329次阅读
  • 2024.08.22 1698次阅读
  • 471次阅读
  • 在中国刑法中,诽谤罪的成立不取决于诽谤行为的次数,而是看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这意味着即使只有一次诽谤行为,若其严重到足以损害他人名誉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也可能构成犯罪。因此,判断诽谤罪要全面考量诽谤内容、方式、社会影响等因素,而非单一依赖次数。
    2024-09-18 1123次阅读
  • 2024.08.21 1772次阅读
  • 39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