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酒肇事逃逸没有人员伤亡第二天怎么处罚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未伤人,次日或将面临严厉处罚:醉酒驾驶将暂扣驾照6个月,罚款千元至二千元;再犯则拘留并吊销驾照,罚款加倍。逃逸行为亦受罚,罚款二百至二千元,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以示法律威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喝醉酒打警察怎么处理
关于醉酒后袭击警方的相关法律程序
在此情况下,行为者在饮酒之后攻击并妨碍警察的正常职责履行,这种行为无疑构成了对警方公务的妨害,其性质为违法行为。
根据我们国家的现行法律条文,任何个人都不得以暴力或胁迫等极端方式干扰、阻碍国家机关公务的执行。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为者施以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或者采取管制、拘役等严厉措施,同时还可能附加罚金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喝醉酒打警察怎么判
在极度酒精麻醉状态下殴打执法警务人员无疑是极其严重的行为表现。这类行为很有可能触犯到妨害公务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使用暴力手段或以威胁方式阻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职权合法执行公务活动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的严厉惩罚。若对正在依法履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袭击,则应按照前述条款规定,从重处罚。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醉酒状态并不能作为逃避刑事责任的借口。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的量刑裁决,会全面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喝酒肇事逃逸但没有人员伤亡,第二天的处罚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酒驾本身就是严重违法行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其次,肇事逃逸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