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金额认定以实际为准的说法是真的吗
诚然。就诈骗罪而言,其定罪量刑往往取决于诈骗数额的大小以及犯罪情节的轻重与否。那么关于诈骗罪的具体判刑标准可作如下表述:
首先,对于那些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小的罪犯,法院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会做出罚金的判决;
其次,对于诈骗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罪犯,法院将判处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将会给予罚金的处罚;
最后,对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法院将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可能会对其进行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金额认定扣除成本吗
在对诈骗案件中的金额进行认定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将相应的成本进行扣减。诈骗行为往往是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采用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法来骗取他人财物,因此其涉及到的金额应完全按照受害人实际遭受的财产损失来计算。在法律实践领域,诈骗金额主要涵盖了犯罪嫌疑人通过欺诈手段所获取到的所有财物价值,并不存在任何考量其为了实施诈骗行为所支出的成本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金额认定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在对诈骗犯罪涉案金额进行确凿认定并进行立案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诸多各类证据方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常见且恰当的证据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受害人的相关陈述,需详细交代清楚被骗事件的完整经过、确切发生时间、具体地点以及采用何种手段实施诈骗,同时还应明确涉及到的具体金额等关键信息;
其次是与之相关的各类书证,诸如合同、借条、收据、银行转账记录等等,这些都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资金流动的方向及交易状况;
再次是实物证据,例如用于实施诈骗的工具、诈骗所得的财物等;
此外,证人证言也是重要的证据来源,即了解案件实际情况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词;
最后,电子数据亦是不可或缺的证据类型,例如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能够证实诈骗行为及其涉及金额的相关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证据及其种类】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诈骗金额判定确实以实际情况为准。诈骗罪判刑标准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轻重而定:数额较小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