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自诉 > 侵占罪侵占多久才构成犯罪

侵占罪侵占多久才构成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26 · 1223人看过
导读:侵占罪的成立关键不是看财产被占多久,关键在于行为人用不正当办法非法占有别人财产,并且金额达到规定标准,还不归还。一般来说,要是行为人非法占有替别人保管的财产,金额超过一万块钱,就算财产所有者让他还,他还是不还,那就构成侵占罪啦。要记住,“数额较大”到底是多少得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哦。
侵占罪侵占多久才构成犯罪

一、侵占罪侵占多久才构成犯罪

侵占罪之成立并不仅仅依赖于被侵占财产持续存在的时长,而更侧重于行为主体以不正当手段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且所占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同时又拒绝归还这一核心行为特征。在通常情况下,若行为人在持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的过程中,非法地将其占为己有,且所涉金额达到了法定认定标准——即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即使面对财产所有方的要求取回财产时仍然不予返还,那么,此种情形便可视为侵占罪的成立。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认定尺度,应依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衡量和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侵占一万判几年

针对侵占罪而言,若非法占有金额达到了一万元,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能被判定为犯罪行为。这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侵占罪的立案门槛需要侵占金额至少达到两万元,并且被侵占方拒绝退还相应财产才能够展开刑事调查。然而,即使仅仅涉及到一万元的侵占行为,虽然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但仍然属于违法行为。对于任何形式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都必须承担起归还所侵占财物、赔偿相关损失等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三、侵占罪侵占的财产怎么办

当涉及到侵占罪中被非法占用的财产时,依据法律规定应该将其毫无保留地归还给受害者。假如已经遭受损害或无法顺利返还的财产,嫌疑人有义务依据财产的实际价值对此做出赔偿。法院在此类侵犯财产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将会全面权衡案件具体情况的各种因素,包括被告人的主观心态、涉及的财产额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程度,从而精心筛选出最为妥当的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侵占罪的成立关键不在于财产被占有的时长,而在于行为人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且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并拒绝归还。通常,若行为人非法占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金额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即使财产所有者要求返还,仍不归还,即可构成侵占罪。需要注意的是,“数额较大”的界定应参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自诉相关

  • 360次阅读
  • 在此前提下,该行为人应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且意在拥有不正当的财产利益;此外,被盗取的财务必然须为他人信任之人托付其照管者、受人遗忘或是被隐匿于地下的财物;再次,所盗窃的财物价值需达到一定程度方可定义为犯罪行为;最终,当财物所有者提出归还款项要求时,行为人应坚决拒绝并保留不予返还之态。
    2024-09-05 1073次阅读
  • 2024.07.03 10769次阅读
  • 423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2024-12-17 1204次阅读
  • 2024.10.09 1627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职务侵占犯罪的立案标准应明确界定,具体金额需累积达到五千元至一万元或更高。此标准基于累积总额计算,意味着在职务侵占行为中,涉案金额需累计至指定数额方能立案。对于任何涉嫌职务侵占的行为,一旦累积金额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应依法立案调查,以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
    2024-09-06 1456次阅读
  • 2024.10.01 1690次阅读
  • 38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自诉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自诉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