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一般什么案件取保候审最长

一般什么案件取保候审最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29 · 1609人看过
导读:通常来讲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还有公安机关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呢。这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哦。像那些可能被判管制、拘役或者单独用附加刑的案子呀,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致有社会危险性的,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取保不致有危险的,羁押期限到了案子还没结需要取保的情况,都可能适用取保候审。得注意哈,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得遵守规定,像没经执行机关批准不能离开所住的市、县之类的。
一般什么案件取保候审最长

一、一般什么案件取保候审最长

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者采用的一种特殊司法强制措施,期限上限为12个月。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附加刑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危害社会安全的案件,以及因健康原因或孕期哺乳期女性,或羁押期满未审结的案件。取保期间,被保人需遵守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市、县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罚多少钱

对于普通的小型交通事故来说,当事人若选择逃避责任,必然将承受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相关条款规定:当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采取了逃逸行为,但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时,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二百元人民币至二千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同时可处以十五天以内的行政拘留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逃逸行为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罚款与拘留的惩罚,更有可能导致驾驶员的驾照被吊销,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此外,在保险理赔环节上,逃逸行为往往会使得肇事方失去保险公司的赔偿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地处理问题,绝不能选择逃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赔偿多少不值得走保险

在通常情况下,轻微事故中的逃逸所带来的影响颇具严重性。

首先,从行为性质上来说,逃逸已经违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必然导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其次,关于对赔偿金额的评估,是否应该选择放弃保险,则需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全面考量。

其中可能涉及到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程度,以及来年保费增长率等具体相关数据。

然而,必须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逃逸均为错误之举,必定招致相应的行政处分乃至刑事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般来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以下案件中可能适用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54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者采用的一种特殊司法强制措施,期限上限为12个月。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附加刑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危害社会安全的案件,以及因健康原因或孕期哺乳期女性,或羁押期满未审结的案件。取保期间,被保人需遵守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市、县区域。
    2024-08-13 1239次阅读
  • 2024.09.19 10353次阅读
  • 465次阅读
  • 根据我国法律,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期限通常不超十二个月。若案件未结,可依法延期,但总期限需遵循法律上限。一旦取保候审期满或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工作完成,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这一规定确保了司法程序的公正和效率。
    2024-09-26 1369次阅读
  • 2024.09.30 1290次阅读
  • 495次阅读
  • 在法律程序中,取保候审与最终的判决结果并无必然联系,二者之间并未建立起直接且固定的时限关系。刑事案件的量刑程度主要受到所犯罪质、情节以及造成的危害影响的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以上刑期的案件,刑罚的执行期限涵盖了几个月至十几年不等的范围。而对于那些罪行相对轻微的被告人,其可能面临的刑期则相对较短;反之,若被告人的罪行较为严重,那么他将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刑罚。
    2024-09-17 1080次阅读
  • 2024.09.21 1885次阅读
  • 48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