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弃行为认定条件是什么
特定情况下,抚养或赡养义务人(如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须承担法定义务,并具备履行能力。故意拖延或拒绝履行,导致被赡养者陷入困境,造成生活困窘、身心受损等严重后果,属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遗弃罪量刑标准及构成要件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量刑标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构成要件:
1.主体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3.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如将被害人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使被害人难以得到救助等。
若行为符合上述构成要件且情节恶劣,就可能构成遗弃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遗弃老人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遗弃老人可能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民事方面,老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遗弃者承担赡养费用等民事赔偿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遗弃者履行赡养义务并赔偿老人的经济损失。
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构成犯罪,如遗弃致老人生命、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等。
总之,遗弃老人是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以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行为人有抚养或赡养义务,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对无劳动能力的父母等。其次,行为人能够履行该义务,即有经济能力或照顾能力。再者,行为人故意不履行义务,表现为拒绝抚养或赡养,将被抚养或赡养人置于无人照顾的危险境地。最后,这种不履行义务的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后果,比如被抚养或赡养人的生活困难、身体伤害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