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立案通常需具备:存在犯罪事实,即危害行为发生且涉嫌犯罪;犯罪行为须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免责程度;确定司法管辖权,案件在相应机关管辖范围内。核心是犯罪发生、应追责、在管辖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其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需注意,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申请人需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同时,取保候审并非必然批准,需经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审查决定。若符合条件,可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争取取保候审机会。
三、刑事诉讼程序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事诉讼程序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犯罪事实,即存在客观存在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三是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即案件的管辖权归属于该立案机关。例如,对于盗窃案件,若发现有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且盗窃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有其他严重情节,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该案件属于该立案机关的管辖范围,就符合立案标准,可以立案侦查。总之,立案标准是综合考虑犯罪事实、刑事责任和管辖范围等因素来确定的。
刑事立案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有犯罪事实存在,即存在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发生,且该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属于法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管辖权,案件属于该司法机关管辖范围。简单来说,就是有犯罪发生,应当被追究责任,并且在管辖范围内。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