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誉权纠纷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名誉权纠纷立案需:被告实施侮辱、诽谤等损誉行为;行为被第三方知悉;原告声誉受损且显著;原告能初步证明权益受侵。如网络虚假信息诋毁或公共场合公然侮辱,均符合立案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名誉权侵权赔偿金额如何判定
名誉权侵权赔偿金额通常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来判定。一般包括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等。如果造成了财产损失,还应赔偿相应的财产损失金额。具体赔偿数额需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裁量。一般来说,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可能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具体数额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若财产损失能够明确计算,则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三、名誉权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名誉权纠纷中,诉讼时效同样适用三年的规定。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名誉权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超过三年未起诉,可能会面临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的风险。所以,权利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
名誉权纠纷的立案标准通常包括:被告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该行为被不特定的第三人所知悉;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原告能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其名誉权受到侵害。比如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诋毁他人,或者在公开场合恶意侮辱他人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